SpaceX的「星鏈服務」,以及華為、蘋果智慧型手機的衛星通訊功能的出現,讓以通訊用途為主的低軌衛星備受關注。在全球科技大廠積極布建下,低軌衛星產值近年節節攀升,為衛星領域帶來質變,而台廠在這波產業變革中,不落人後,成為低軌衛星供應鏈的重要一員。那麼,技術已相當成熟的衛星通訊為何是目前科技應用的焦點之一?這使衛星產業出現了甚麼變化?又有哪些台系供應鏈將可受惠於此?本文將帶讀者一同了解。
衛星通訊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我們日常所使用的行動通訊網路,主要是接收自電信商基地台的訊號所得,衛星通訊則是讓終端裝置去接收太空中衛星傳遞的訊號。
事實上,衛星通訊並非全新的科技,相反地,它是相當成熟的技術,其最重要的優勢在於訊號覆蓋範圍廣,有著不易受山區、海洋、荒漠等環境影響的特性,具有提升全球偏遠地區網路普及率和網速偏低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隨著衛星發射成本降低、單一衛星具備更多資料傳輸等技術變革下,衛星通訊的效益逐步提升,為市場期待成短線完善5G網路環境的最後一哩路,也是長線發展6G不可或缺的核心關鍵,連帶創造商機空間。由此,「透過衛星傳遞網路訊號,讓網路使用無死角」便成為了近年科技巨擘們戮力實踐的商業信念。
這讓衛星產業出現哪些變化?
簡單了解衛星通訊後,不妨再將目光放大,瞧瞧為何衛星產業現在值得關注。衛星是人類建造的一種太空載具,並且會不斷圍繞著地球運轉,主要應用的領域是商用通訊、資源調查、地表環境監測、人類活動監測、導航、國防領域等。
近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因主要國家積極發展主權衛星、低軌衛星而持續增加。據資策會估計,2023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達3,040億美元,在2030年則會成長至5,022億美元。
將衛星與地球的距離區分,衛星可以分為低軌衛星、中軌衛星、同步軌道衛星。原則上,距離地球越遠的衛星成本越高、年限越久,也有更大的覆蓋範圍,但訊號延遲也更明顯。
三種類型的軌道衛星各有不同用途,其中,低軌道衛星具有時延低、傳送訊息量大、低度依賴地面網路等優點,其未來增加動能來除了來自全球對軌道、頻譜規範與全球頻寬需求大幅攀升之外,也因衛星網路是網路基礎建設困難的地區,以及海空移動工具等不同應用場地的主要通訊解決方式。
以近年發展來看,衛星小型化和有效載荷系統的持續改進,再加上低軌火箭運載成本的下降,使得低軌衛星的商業化出現可快速發展的利基,民間衛星通訊運營商也開始積極布建相關商機。
因此,就低軌衛星功能來看,可以看到通訊衛星使用顆數最多,占低軌小型衛星比重已超過六成。其中,這些低軌衛星多由Starlink以及One Web所發射,這兩家電信商營運的衛星數量加總已占低軌通訊小型衛星逾九成。
在各方業者積極發展下,Markets & Markets統計顯示,2023年低軌衛星市場規模將成長15%至126億美元, 2022~2026年產業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6%。
資策會另預估,在2023~2030年間,天上的低軌衛星總數量將從7,500顆,增加至17,350顆。主要成長來自Starlink,2024年預估發射數量將超過2,000顆。
最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評估,隨著衛星通訊服務商積極布局衛星寬頻領域,將使衛星競爭進入新階段,企業也可望在低軌衛星寬頻的基礎下,延伸更多應用服務並推出更多終端裝置,整體產業也會在2024年迎接快速成長期,並在2026年進入成熟期。
那我該留意哪些低軌衛星運營商?
Space X旗下的Starlink、英國的One Web、加拿大的Telesat、Amazon旗下的Kuiper等皆是衛星通訊服務的主要參與者。
Starlink已經發射了5,650顆以上的低軌道衛星,目前用戶數量已經超過200萬,以歐美地區國家為主,2024年將擴大服務範圍至更多亞洲及中南美洲地區,整體市占居冠。另一家衛星通訊公司One Web也已朝天空發射648個低軌道衛星,是第二大業者。
而就目前主要營運業者已發射及實際可用衛星數量來看,除 One Web將要達成目標之外,其餘與其規劃目標總數尚有一些距離,但這也代表了零組件業者仍大有出貨空間。
台灣廠商能否搭上低軌衛星商機?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台灣廠商能夠如何從中獲利呢?首先,從整體衛星產業來看,可分為地面設備、衛星服務、衛星製造、發射服務等四大次領域,產值依序排行為地面設備53%、衛星服務40%、衛星製造5%、衛星發射2%,其中,地面設備產值高達1,544億美元,其次是衛星服務,約1,200億美元。
目前,台灣廠商主要掌握的商機是地面設備的訂單。據國家太空中心統計,2022年台灣太空產業產值為新台幣2,158億元,其中地面接收設備貢獻新台幣2,129億元,占比 98.7%,近兩年國內地面設備產值(不含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呈現20%的成長。
在理想情況下,地面設備產值將在2025年增加800億元,挑戰3,000億元關卡,台灣整體太空產值2029年可望挑戰兆元門檻。台廠挾技術優勢,不缺席此波商機,順利切入低軌衛星相關供應鏈,以下提供三檔個股供投資人參考。
相關個股1:昇達科(3491)
● 公司簡介:主要產品為高頻微波通訊元件,市場應用涵蓋網路基礎建設的點對點系統、行動通訊基地台、寬頻無線傳輸以及衛星通訊等。近來,因應低軌衛星商機爆發,公司專注投入低軌衛星通訊元件,產品開發項目涵蓋地面站通訊元件、衛星上的通訊酬載與使用者終端的通訊模組等,計去年全年低軌衛星貢獻營收比重約為15.1%。
● 近況分析:第1季是公司傳統淡季,但受惠於產品結構變動,今年首季毛利率達45.3%,創歷年同期新高。美國與歐洲低軌衛星客戶發射數量及系統設備商的網路建置加速,低軌衛星產品占昇達科第1季營收達32.8%,第2季可望提升至40%,今年低軌衛星相關營收將有倍數以上的成長。昇達科營運動能高檔不墜,玉山投顧預估今、明年每股盈餘各可達8.27元、12.05元。
相關個股2:華通(2313)
● 公司簡介:華通為全球前十大PCB供應商,主要從事生產一般多層電路板、高密度電路板、高層次板、軟板與軟硬板等產品,並提供SMT表面組裝服務。目前公司在衛星板產量、產值高居世界第一,去年低軌道衛星占公司營收比重達7%~10%,今年則可望逼近兩成,除此之外,華通也持續在AI伺服器、SWITCH、光通訊等數據中心相關產品積極耕耘。
● 近況分析:消費性產品如手機、筆電仍處交貨淡季,但衛星客戶加速發射與推出新版地面裝置,將扮演華通營運成長主力,事實上,華通第1季低軌衛星營收占比即已從12%拉升至20%。衛星板為公司毛利最佳的產品線,在相關產品占比提升之下,有利產品組合改善。市場平均預估今、明年每股盈餘各可達5.78元、7.12元。
相關個股3:啟碁(6285)
● 公司簡介:啟碁為網通廠,主要提供通訊設備ODM服務,開發各頻段無線通訊設備,也切入行動通訊、車用工控、智慧家庭、物聯網等產品線。目前,低軌道衛星與充電樁新產品今年成長較快速,其中,公司與4家低軌衛星運營商都有合作(StarLink、OneWeb、Kuiper、Telesat),且因啟碁為低軌道衛星龍頭廠Starlink地面接收路由器供應商,隨著Starlink用戶數維持高速成長,今年低軌衛星產業對於啟碁的貢獻度可自去年的10%提升數個百分點。
● 近況分析:受惠於低軌衛星系統大廠積極拉貨,低軌衛星相關產品出貨比重預期將會繼續提高。另一方面,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啟碁5G FWA也持續在美國被加大採用。此外,全球電動車價格競爭激烈,影響啟碁車用產品,但充電樁今年第2季起才剛開始初期量產,受產業利空影響較小。市場平均預估今、明年每股盈餘各可達9.53元、11.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