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谷底已過,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這是今年來多數運動製鞋業者對股東們的信心喊話。然事實是不是如此?或許可以從幾個關鍵詞初見端倪:運動品牌業者庫存去化周期步入尾聲、全球經濟回穩、消費者信心提高、巴黎奧運隆重登場,這些跡象再再顯示製鞋市況可能已迎來轉圜。而事實上,諸如豐泰(9910)、寶成(9904)等指標運動品牌製鞋業者今年首季營業利益繳出雙位數年增佳績,確實部分反映了產業好轉的可能性。對於製鞋業者來說,疫後的復甦之路雖然仍未見到盡頭,但時至今日,重回營運正軌的期望也許已不再遙遠。
● 全球鞋類市場:風雨停了 那何時要放晴?
● 運動鞋:當運動和時尚碰頭 成長潛力十足
● 大型運動品牌商:Nike、Adidas續調整起跑姿勢
● 中小型運動鞋品牌:Hoka、On Running一鳴驚人 領跑在前
● 台灣製鞋供應鏈:扮演世界製鞋王國
● 相關個股1:豐泰(9910)
● 相關個股2:寶成(9904)
● 相關個股3:來億-KY(6890)
● 相關個股4:志強-KY(6768)
● 相關個股5:百和(9938)
2021年,全球逐步擺脫新冠肺炎的陰霾,美國政府大撒幣挹注市場經濟,促使台系製鞋業在沉寂一段時日後,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榮景,訂單量一度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惟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推升石油、天然氣價格,全球通膨狂飆,逼迫美國升息與之對抗,卻也連帶壓抑了2022年下半年全球消費力道,影響各大品牌商進行庫存調整。
所幸,隨近年戶外活動加速重啟,消費市場信心跟著回溫,全球製鞋產業終於在2023年末出現撥雲見日的機會。根據Statista統計顯示,全球鞋類市場營收在2020年、2021年受疫情影響而萎縮後,將重新自2024年起走回長期成長格局,預計2024年營收將達突破4,000億美元關卡來到4,129億美元,年成長3.43%,全球鞋類產業2024~2028年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為3.43%,2028年銷售額將逾4,720億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在各式鞋類中,運動鞋未來的成長性最佳,而這對於主要客戶是運動廠牌的台系製鞋供應鏈來說是一大好消息。隨中國大陸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可支配所得提升,加上運動時尚風格大行其道,以及健康意識抬頭所形塑的運動風氣等因素驅使下,運動鞋的需求日益提升,功能也有所更迭,牽動各大品牌商不僅提升產能,也力圖求變,而這使得運動鞋市場呈現成長態勢。目前,品牌商存貨水準維持相對低檔水準,加上大型運動賽事陸續於2024年登場,研調機構SGI預估2024年運動鞋市場規模將來到1,035億美元,年增長6%,產業增速將重回過去正常速率。
就全球運動鞋品牌市占率來看,Nike與Adidas市占率分別為35%、15%,排名一、二名,合計全球市占率高達50%。其他如Skechers、Puma、New Balance、ASICS、Vans等知名品牌也有個位數的市占率,競爭相當激烈。
而以主要運動品牌商Nike、Adidas的營運狀況來看,由於在後疫情時期累積太多庫存,因此兩家廠商自去年起就積極進行去化,至今已執行逾一年多,部分品牌商更回頭找上已終止合作的零售商協助銷售,助庫存去化步調加快。
Nike在2024年第四季財年存貨金額降至75.19億美元,持續下降。Adidas在2024年首季存貨年減22%,來到44.27億歐元,同樣出現走低態勢,其中以北美及大中華區改善最為顯著。若參考前一波(2020年)庫存去化情況,約略經過四至六個季度後即回到常態水位,而計目前兩大品牌的庫存去化也已過六個季度,顯示庫存周期可能已接近尾聲。
惟就前景來說,因中國市場疲軟,加上通膨持續壓抑消費意願,讓Nike對於營運前景仍持保守態度,近來在2024年第四季財年財報釋出時下修2025財年全年財測,將營收由原先預估的微幅成長,下修至中個位數年減。
而相較Nike的謹慎,Adidas日前給予市場不少期待。受惠2024年舉辦的奧運、足球等大型運動賽事刺激銷售,Adidas認為其今年下半年營運續強可期,並將全年營收預估數自年增中個位數上修至中高個位數。
中小型運動鞋品牌:Hoka、On Running一鳴驚人 領跑在前
運動鞋的競爭熱點多年聚焦在Nike、Adidas身上,然而,在市場關注其拉貨動能是否逐步回穩之際,中小型運動鞋商Hoka、On Running異軍突起,銷售數據領跑在前,展現挑戰大型運動品牌之勢。
美商Deckers旗下戶外鞋品牌Hoka得益於戶外風潮盛行,訂單動能強勁,近期更見美國總統拜登穿上Hoka Transport,引起一波熱議。Hoka 2023財年鞋類銷售額約14.13億美元,成長近六成,占母公司Deckers年收近四成,推動Deckers近年股價翻倍。
來自瑞士的On Running是另一大跑鞋新興勢力。網壇傳奇羅傑.費德勒在退役後加入研發團隊,推出聯名鞋款,顯著提升品牌能見度。On Running營運維持高速成長格局,2023財年鞋類營收約17.11億瑞士法郎,年增近五成。
事實上,兩運動鞋品牌各具創新、技術利基,過去幾年已被消費者視為是大品牌之外的熱門選擇。據Sporting Goods Intelligence統計,Hoka市占由2021年1.1%提升至2022年1.5%,年增三成,On Running市占由2021年0.9%提升至2022年1.3%,年增四成;反觀,同期的Nike、Adidas市占則小幅衰退。
大型運動鞋品牌的成長力度顯然不若中小型品牌鞋商,甚至引起部分投資者對於Nike、Adidas運動鞋類市占遭到侵蝕的疑慮;不過,Nike、Adidas未就此投降,而是直面逆風,發揮大廠經營韌性。Nike去年12月宣布重整計畫,將在未來三年內削減約20億美元成本,使其得以耕耘跑步、女性商品以及Jordan品牌等具成長潛力的領域。Adidas大力出清Yeezy的剩餘存貨,創造營運提升空間,同時,其推出的Samba鞋款熱銷,有效增益公司銷售表現。
Nike、Adidas的高市占率顯示它們還是最具影響力的運動品牌,去年鞋類銷售各為330億美元、120億歐元,量體仍傲視其他運動品牌鞋商,長期來看,兩者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是運動鞋類市場難以輕易撼動的巨人。
台灣於製造代工領域成績斐然,廠商客戶包括海內外主要運品牌運動鞋業者,不少上、中游製鞋廠商透過精細技術以及統合能力,成功地創造競爭優勢,共計搶占全球製鞋市占率約六成之上,相關廠商像是:運動鞋製鞋大廠豐泰(9910)、寶成(9904),中小型運動鞋代工來億-KY(6890),足球鞋代工志強-KY(6768),以及鞋材大廠百和(9938)。另可觀察到的是,目前主要品牌商持續減少供應商數量,採取直接行銷的商業模式,有利具備垂直整合能力、能夠在短時間交貨的大型台系鞋類製造商進一步提升規模。
● 公司簡介:豐泰為全球運動鞋代工大廠,Nike占其營收逼近九成,過去幾年受惠Nike的訂單,業績成長穩定。豐泰每年產能以7~10%成長,以配合Nike訂單及銷售量成長的需求,目前印度、越南、印尼等新廠都已陸續建置,將供未來三至五年擴產使用。而現時稼動率約80%,尚未達到2022年高峰90%。
● 近況分析:豐泰今年首季營運已見回溫,營收206.16億元(年增5.7%),營業利益13.41億元(年增44.6%),每股盈餘1.29元(年增51.7%),終結了連四個季度年衰退的窘境。目前,Nike庫存調整接近尾聲,又豐泰印度新廠開始出貨,將帶來規模經濟,且近月隨足球盃賽、法國巴黎奧運接續登場,運動鞋商機有望提升,或將為豐泰帶來更多獲利,市場平均預估豐泰今年財報有望逐季攀揚,今、明年每股盈餘(EPS)平均值為6.4元、7.3元。
● 公司簡介:寶成透過子公司裕元工業、寶勝國際發展製鞋、零售兩大業務。目前製鞋業務占營收比重63.9%、運動用品零售業務則占35.7%,另外,寶成透過潤成投資間接持股南山人壽約18.0%,對寶成營運狀況多有影響。
● 近況分析:自去年第4季起,寶成稼動率攀升至85%,市場預期今年出貨動能將加速增強,預估寶成今年製鞋業務可望年增5.1%,另一方面,運動用品零售業務的主要營運地區中國大陸的消費環境復甦,惟促銷力道仍緩,預期今年零售業務小幅年減1%。寶成今年首季營收632.88億元(年減1.6%),營業利益37.90億元(年增86.7%),每股盈餘1.58元(年增364.70%),顯見營運有所恢復。整體來看,庫存回歸常態水準,帶動製鞋和零售業務,以及全球進入降息循環,有利南山人壽持續挹注業外收益,市場平均預估寶成今、明年EPS各為5.2元、4.8元。
● 公司簡介:來億-KY代工生產各種休閒鞋、運動鞋及其他特殊功能鞋等鞋類產品,近來以製鞋股王之姿新上市,話題性十足。來億-KY客戶群中,Adidas、Converse、Hoka去年占比分別為57.7%、23.7%及13.4%,具有中小型品牌鞋類快速成長的營運利基。
● 近況分析:來億-KY兩大成長動能來自Adidas的SAMBA鞋款和Hoka。為因應兩大品牌客戶的需求,未來三年產能持續擴增,以支援品牌商中長期成長所需的產能。目前根據法說會釋出的資訊,來億-KY今年來自Hoka的營收貢獻可望翻倍,比重可達26%,而Adidas則估有5~10%的成長。來億-KY 2024年第1季營收達77.7億元(年增40.7%),營業利益8.81億元(年增634.1%),每股盈餘3.36元(年增1,876.47%),市場平均預估來億-KY今、明年EPS各為13.6元、18.0元。
● 公司簡介:志強-KY以代工製鞋為主要業務,當中又以運動足球鞋類為技術核心,全球市占率約20%,是具有利基的製鞋商。現時,在全球每兩年就舉辦一場足球國際賽事下,志強-KY持續擁有不錯的題材性。另外,志強-KY兩年前與PUMA停止合作後,把產能轉供給ASICS及Brooks生產專業跑鞋,是志強-KY另一營運成長亮點。
● 近況分析:志強-KY主要以Nike、Adidas足球鞋為主,志強-KY並預期兩大品牌今年下半年的訂單將優於今年上半年。志強-KY今年第1季營收40.12億元(年增19.1%),營業利益3.03億元(年增697.3%),每股稅後盈餘1.73元(年增652.1%)。隨足球鞋傳統旺季到來,加上生產規模擴大、產品組合轉佳,以及匯兌利益助攻,市場看好志強-KY營運有機會逐季增溫,法人平均預期志強-KY今年EPS為6.8元。
● 公司簡介:百和是鞋材大廠,主要產品包含各式織帶、鞋帶、鬆緊帶、射出勾、黏扣帶等,產品應用範圍廣泛,目前鞋業營收占比達61.3%,成衣業營收占比23.2%。主要客戶包含Adidas、Nike、On、New Balance、Under Armour。除前述客戶,百和還擴展高單價產品的開發能量,陸續打入3C、車用及軍用品等應用市場。
● 近況分析:儘管品牌客戶下單力道仍為保守,百和訂單能見度低,但隨著客戶庫存去化有成,訂單表現有望逐步回溫,稼動率有望逐季拉升貢獻營收,計百和2024年第1季營收35.55億元(年增18.3%)、營業利益6.05億元(年增120.8%)、每股稅後盈餘1.12元(年增148.8%)。市場平均預估百和今、明年EPS各為4.6元、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