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殺入AI智慧型手機戰場 iPhone 16成下半年決勝關鍵

蘋果殺入AI智慧型手機戰場 iPhone 16成下半年決勝關鍵

AI浪潮強襲科技產業,微軟、谷歌、輝達、亞馬遜、臉書等各大科技巨頭無不乘勢而為,積極開發AI技術,惟過去十年在消費性科技領域呼風喚雨的蘋果,對於AI的發展似乎相對保守,未有太多動作,直至6月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4),蘋果終於打破沉默,釋出自家AI服務「Apple Intelligence」,並預計將其搭載至iPhone系列上推出首款AI手機,讓世人一窺蘋果對AI應用的創新想像。



● 捱過兩年低迷 智慧型手機需求復甦
● AI運算或將是活絡智慧型手機產業的關鍵
● Samsung AI手機 Galaxy S24今年首季領跑
● 蘋果AI手機即將進入市場大顯身手
● iPhone 16下半年登場銷量估上看9000萬隻
● 台系iPhone供應鏈受惠可期(相關概念股一覽)
● 相關個股1:大立光(3008)
● 相關個股2:臻鼎-KY(4958)
● 相關個股3:穩懋(3105)
● 相關個股4:鴻海(2317)

 

捱過兩年低迷 智慧型手機需求復甦

2007年,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推出了第一代iPhone,不僅改變了我們的通訊方式,還深刻影響了生活的各個層面,從娛樂、工作到教育,智慧型手機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平台。隨著智慧型手機新功能和應用更迭,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在2010年達到了驚人的七成以上的年增率,而這一波成長浪潮持續到2015年,期間每年皆繳出兩位數的年增表現。

直至2016年,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長開始放緩,年出貨量穩定在12~14億支區間,成長率逐漸下滑至個位數,甚至小幅衰退,逐漸反映出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飽和、競爭日益激烈,且創新需求愈加迫切的現實。

近年,受到疫後通貨膨脹,以及總體經濟不確定的衝擊,全球消費市場需求低迷,智慧型手機品牌商謹慎營運,智慧型手機供應鏈進行庫存調整,致使全球智慧型手機於2022年第4季出貨3億支、年減18.3%,創下單季衰退最多的紀錄,全年出貨12.1億支、年減11%。2023年對智慧型手機產業來說也是命運乖舛的一年,全球出貨量年減3.2%至11.7億支,創下十年來最低的全年出貨量。

儘管如此,2023年並非完全沒有好消息,事實上,新興市場對於入門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需求不減反增,使得全球智慧型手機在2023年下半年出貨量有所止穩,去年第4季出貨3.26億支、成長8.5%,遠優於原先市場預期的年增7.3%。

時序來到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持穩,第1季、第2季皆出貨2.8億支,各年增7.8%、6.5%,此顯示了智慧型手機產業不再轉疲,並走在復甦道路上。展望未來,研調機構多預期智慧型手機今年可望成長,估今年全球出貨將達12億支、年增逾3%,終結連續兩年負成長的陰霾,並在2025年再微幅增長2%。

產業-13-1-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概況

智慧型手機產業回溫,各品牌買氣也多有變化。蘋果是2023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之首,是自2010年以來,首度由三星以外的品牌拿下第一,然而,三星在2024年第1季重磅推出AI智慧型手機Galaxy S24系列,再度奪回市占冠軍,蘋果則退居第二。三星在今年第2季持續領跑其他品牌,出貨5,390萬支、市占約18.9%,蘋果出貨4,530萬支、市占15.8%,緊追在後,小米出貨4,230萬支、市占14.8%,位居第三。

美、韓兩大品牌相互搶食市場,預計兩者皆將維持在高階領域中的領先地位。值此之際,陸系品牌在中國當地國產化氛圍下也有所斬獲;其中,小米擺脫過去幾年的低迷,近來強勢回歸,傳音積極耕耘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藉此站穩市占前五,甚至超越OPPO、vivo,華為則以Mate 60系列、Mate X5等高階機種力圖振作,一度壓縮蘋果等非陸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市占。

產業-13-2-全球智慧型手機品牌出貨概況

產業-13-3-全球智慧型手機品牌市佔

 

AI運算或將是活絡智慧型手機產業的關鍵

除了新品汰換需求之外,還有哪些要素可以重新活絡智慧型手機市場?將生成式AI導入智慧型手機或許是關鍵。過往AI需藉資料中心的高階運算能力,才能提供足夠的算力以進行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與推論,惟因智慧型手機等移動式裝置普及,適用於移動式裝置的小語言模型等AI於焉誕生,可往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裝置導入。

就像AI PC,AI手機可處理部分生成式AI運算,不需使用雲端的計算資源,可離線使用,也因不用將資料上傳雲端,可減少資訊流通可能衍生的資安和隱私疑慮。儘管智慧型手機上的AI功能是否可打動消費者的心仍待驗證,但AI智慧型手機帶來的新功能可望帶來一波嘗鮮商機。

<延伸閱讀:AI PC從何而來?一文認識AI PC如何成為PC產業的重量級奧援>

三星於今年首季領先它牌推出搭載生成式AI相關應用的Galaxy S24系列,蘋果隨後也宣示將導入相關AI應用至今年的新機iPhone 16。在兩大品牌帶動下,預估自2025年開始,所有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的新品將必須具備生成式AI功能。研調機構預估,2024年生成式AI手機滲透率為11%,預計於2027年達到43%,出貨量將超過5.5億台,近三年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49%。

產業-13-4-AI智慧型手機出貨量

產業-13-5-AI智慧型手機滲透率

 

Samsung AI手機 Galaxy S24今年首季領跑

三星的Galaxy S24於2024年1月推出,是首款內建生成式AI的手機,提供類似ChatGPT的功能,且無需連接到外部雲端,推出的應用包括圈選畫面中的物件即可搜尋相關資料的搜尋圈、可針對對話情境提供回覆建議和總結的寫作助理、語音轉文字智慧助理、通話即時翻譯、筆記智慧助理等,提供使用者與智慧型手機雙向互動的全新體驗。至此,智慧型手機的邊緣AI運算構想從概念轉變為實際的產品。

那麼,Galaxy S24推出後,消費者的回饋如何?從2024年第1季的整體智慧型手機銷售排行榜可初見端倪,三星Galaxy S24系列在前十名裡拿下兩個位置,其中Ultra版本排名第五,基礎版本居第九位;另就具AI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銷售排名來看,三星Galaxy S24系列包辦前三名,熱銷程度大幅領先其他品牌。三星Galaxy S24系列躍為市場上的熱門選擇,不僅體現了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潛力,也為智慧型手機未來的發展指引了方向。

產業-13-6-2024Q1AI手機銷售市佔率

產業-13-7-2024Q1智慧型手機市佔率

 

蘋果AI手機即將進入市場大顯身手

儘管iPhone 15全系列漲價,但其銷售表現仍強勁,在今年首季居熱銷前三,吸引力可見一斑。不過,隨華為等陸系品牌重新進入市場,iPhone在中國的銷量仍會面臨不小的挑戰,且隨它牌智慧型手機陸續推出AI相關功能,蘋果也勢必要將AI應用導入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此外,蘋果統計目前有數以億計的iPhone使用時間超過5年,與2021年時的3.7年相較,汰換周期明顯增加,因此,AI作為新興應用,將是左右未來用戶換新iPhone的關鍵拉力。

而在2024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4)上,蘋果果不負眾望,展示其自研的人工智慧技術「Apple Intelligence」,該技術將與秋季即將發布的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進行整合,另透過「Private Cloud Compute」,為AI的隱私性訂定標準,期望綜合人工智慧、軟硬體和雲端服務,以創造新商業模式。

Apple Intelligence大部分的操作均於用戶端進行邊緣運算,不會上傳至雲端,兼顧隱私與速度,可以翻譯、改寫、修改錯字,為多封電子研究自動生成摘要,用文字下關鍵字搜尋相片、影片,也可以生成短片,透過AI自動尋找適合的背景音樂,會議或通話可以錄音並自動生成摘要。

另外,Siri將與GPT-4o合作,用戶免付費,當使用者提出問題,Siri會判斷交由ChatGPT回應會不會更好,並跳出視窗供使用者決定是否將問題提交給ChatGPT,惟目前暫時僅支援英文模式。

不過,基於規格需求,並非所有iPhone皆會導入Apple Intelligence,預期目前僅支援搭載A17 Pro晶片(iPhone 15 Pro以上機種)與M系列晶片的裝置。

產業-13-8-Apple Intelligence介紹

 

iPhone 16下半年登場銷量估上看9000萬隻

蘋果首支AI手機iPhone 16將於台灣時間9月13日凌晨1點秋季發表會亮相。就目前預期來看,蘋果將推出四款iPhone 16新機,包括6.1吋的iPhone 16、6.7吋的16 Plus、6.3吋的16 Pro與6.9吋的16 Pro Max。其中,16全系列記憶體將至少升級到8GB RAM,並取消機身兩側的實體音量鍵及電源鍵,改採電容式觸控按鍵;16、16 Plus採用A18晶片、16 Pro、16 Pro Max升級至A18 Pro晶片;Pro系列採潛望式鏡頭,超廣角鏡頭畫素升級至4,800萬;電池容量提升5%~7%;Pro系列支援最新Wi-Fi 7。

產業-13-9-iPhone 16外傳規格

由於蘋果在AI發展及應用上較其他廠牌落後,同時又遇華為復出,壓縮了iPhone近年出貨量,原先市場也擔心蘋果上半年手機銷量,所幸蘋果在中國市場採行降價策略並發揮效果,今年3月、4月、5月銷售量分別年增12%、52%、40%,618檔期的總銷量為所有手機品牌之首。

未來,iPhone新機將搭載Apple Intelligence,市場看好其生態系及隱私安全性等優勢將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又由於Apple Intelligence僅支援少數型號處理器,因此,若用戶想要使用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將會促其購買新機,進而帶來iPhone換機潮。據外媒報導及法人通路訪查,蘋果向供應商和合作夥伴表示,其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出貨至少9,000萬支iPhone 16,預計比其前代iPhone 15的出貨量多10%,可見蘋果對於導入AI應用後的銷售成績抱有不小期待。

而就全年來看,因陸系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它牌摺疊新機陸續推出,2024年全年iPhone出貨量仍將下滑至為2.1億支、年減7%,至2025年才有恢復年增機會。

產業-13-10-iPhone出貨量預估

 

台系iPhone供應鏈受惠可期

蘋果下半年新機效應醞釀中,蘋果供應鏈樂觀看待7月拉貨動能優於6月,第3季營收成長動能展望佳。其中,蘋果已調高A18晶片訂單規模,晶圓代工業者訂單看旺,Pro系列預計均將搭載5倍光學變焦的望遠鏡頭,增加潛望式鏡頭滲透率,有利提升光學鏡頭業者提高其產品平均銷售單價,另市場也傳出新款蘋果新機均有望導入WiFi7技術,有利於手機PA族群營運表現,而若iPhone出貨量可持續增加,那麼組裝代工廠也會明顯受益,故相關個股在WWDC大會後多有表現,以下也就4檔iPhone 16供應鏈相關概念股進行簡介。

產業-13-11-iPhone概念股WWDC後股價表現

 

相關個股1:大立光(3008)

公司簡介:主要產品有各式光學鏡頭模組、與光電零組件等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鏡頭、3D結構光鏡頭、ToF、AR/VR 鏡頭、IoT鏡頭、穿戴式裝置鏡頭、汽車鏡頭、鏡片等。2024年產品比重預估10MP占50%、20MP+占20%、8MP占5%、其他占25%。

近期財報:受惠客戶新機拉貨潮,且營運動能優於預期影響,大立光第2季營收來到109.9億元(季減2.83%、年增34.12%),毛利率落在48.5%(前期49.2%、去年同期48.9%),營業利益率35.4%(前期35%、去年同期33.6%),EPS為33.7元(前期45.79元、去年同期27.69元)。

未來展望:2024年主要成長來自高階機種與潛望式鏡頭擴大導入。各品牌廠積極推出AI手機,預期可帶動換機潮,目前需求以中高階手機狀況較佳,帶動高階鏡頭出貨量增加。市場預估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年增1.6%,iPhone因AI功能推出較慢,預估今年市占流失,出貨量年減10%,惟今年下半年潛望式鏡頭將擴大打入至兩款iPhone 16,預估可貢獻大立光營收14%。基本款iPhone 16的廣角鏡頭將升級至4,800萬畫素,下半年還有G+P和內對焦高階鏡頭新品進入量產,所以,儘管手機整體出貨量成長性不高,但公司今年營運仍有望重回成長。

產業-13-12-大立光(3008)財報

 

相關個股2:臻鼎-KY(4958)

公司簡介:主要提供各類印刷電路板產品,包括軟性電路板、類載板、高密度連接板、硬質電路板、IC載板、軟硬結合板等,應用於電子資訊、消費性電子產品、網路通訊、車用電子、高速運算電腦等。2024年產品比重預估行動通訊占67%、電腦消費占23%、IC載板占6%、其他占4%。公司近年積極布局IC載板領域。

近期財報: 隨著消費性電子庫存去化漸告一段落,臻鼎-KY各產線動能溫和復甦,第1季營收來到325.1億元(季減40.2%、年增3%),毛利率落在16.4%(前期21.5%、去年同期16.1%),營業利益率2.28%(前期11.5%、去年同期3.86%),EPS為1.03元(前期3.71元、去年同期0.53元)。

未來展望:行動通訊、電腦消費等消費性電子業務溫和復甦,但價格壓力仍會使獲利表現承壓。車載應用持布局,部分產品將進入量產,有望帶動營收雙位數年增,營運重回成長格局。另外,公司載板布局受期待,預期在低基期及新產品量產下,全年載板營收貢獻有望較2023年翻倍,BT載板中系客戶約占75%,受惠中系手機回溫,全年稼動率有望提升至80%,ABF載板仍供過於求,以AI、車載應用展望較佳。而公司積極轉型下,法人多半預期臻鼎手機業務、軟板營收占比將下降,而隨著公司針對IC載板產能進行擴充,有利於公司產品組合持續轉佳。

產業-13-13-臻鼎KY(4958)財報

 

相關個股3:穩懋(3105)

公司簡介:公司為國內砷化鎵晶圓廠,能針對日益增加的需求提供低成本但高效率且高品質的砷化鎵單晶微波IC與無線射頻IC,亦提供設計布局服務與晶圓自動化電路測試以及自動化檢驗等。2024年產品比重預估手機占51%、基礎建設占20%、Wi-Fi占15%、VCSEL和其他占14%。

近期財報:受惠於客戶庫存去化,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穩懋第1季營收來到44.42億元(季減8.7%、年增55.3%),毛利率落在22.4%(前期29.4%、去年同期11.4%),營業利益率4.13%(前期13.1%、去年同期-20.8%),EPS為0.96元(前期0.92元、去年同期-0.95元)。

未來展望:華為手機去年下半年推出新機Mate 60後,銷售狀況良好,今年4月再推出Pura 70系列新機,帶動整體供應鏈營收,預估穩懋今年手機PA與Wi-Fi營收雙位數成長,而3D感測產品線則因終端客戶導入日系第三供應商,估計該產線營收下滑20%。短期展望來看,基於手機循環谷底已過,公司今年營運狀況有機會擺脫去年的低迷情況,而隨著蘋果有望在今年iPhone新機導入Wi-Fi 7,再加上明年Wi-Fi 7滲透率提高,有機會挹注穩懋繼續向上成長的動能。

產業-13-14-穩懋(3105)財報

 

相關個股4:鴻海(2317)

公司簡介:鴻海以模具為根基,逐年發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現在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排名全球第一,市占率超過四成,也是iPhone組裝最大供應商。鴻海另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技術領域。估2025年產品比重各為消費智能產品45%、雲端網路產品34%、電腦終端產品15%、元件和其他產品6%。

近來財報:產品組合持續改善,使得鴻海鴻海第1季營收來到1.32兆元(季減28.5%、年減9.4%),毛利率落在6.32%(前期6.12%、去年同期6.04%),營業利益率2.78%(前期2.64%、去年同期2.77%),唯因為公司業外認列Sharp資產減損,EPS落在1.59元(前期3.83元、去年同期0.93元)。

未來展望:H100伺服器需求強勁,預期隨AI GPU缺料緩解,加上下半年CoWoS產能大幅增加,將有利H100伺服器出貨動能增加。又公司為GB200 NVL72系統組裝供應商,年底前可望開始出貨,明年有機會大幅出貨,預估鴻海明年AI相關營收貢獻將超過1兆元,比重將由今年7%提升至17%。另外,因蘋果手機搭載AI功能,將有利iPhone出貨量提高,為公司另一值得期待之成長動能。

產業-13-15-鴻海(2317)財報

相關商品

E-TRADER
投資大富翁挑戰,抽星宇東京雙人
sizeshare
siz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