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委託美股
不需天天看盤 行情波動也能輕鬆卡位——如何用美股e指存聰明買美股
受到提前消費與特定市場刺激政策帶動,消費性電子產業在上季交出優於預期的成績,不論在營收或毛利率皆有亮點。不過,展望未來,企業對新一季的成長空間仍持審慎態度,除了受制於關稅成本上升之外,AI相關功能雖被視為下一波換機動能,但多預期將落在明年後才逐步顯現,亦影響市場換機意願。本篇將持續整理多檔「消費科技」美股最新財報,帶你掌握消費科技產業的需求節奏與風險變化。
文章目錄,點選你想看的段落
蘋果FY25Q3財報因消費者提前消費和刺激政策表現亮眼,FY25Q3(4~6月)營收940億美元(YoY+9.6%),優於預期,受惠於消費者對於預期關稅漲價的提前購買,以及中國刺激政策,使大中華為上季成長最多的地區,而提前消費導致總營收成長率大概貢獻1個百分點;上季iPhone營收446億美元(YoY+13.5%)、Mac營收80億美元(YoY+15%),受惠於搭載M4晶片的新款Macbook Air;帶動整體產品收入年增8.2%;彌補iPad與穿戴裝置銷售下滑,服務部份維持高成長,營收年增14.2%、且毛利率達75.6%;帶動整體毛利率至46.5%;調整後EPS 1.57美元,優於預期。
展望FY25Q4,公司認為營收並不會有太大的成長,預估是中高個位數;關稅部分,由於出口美國地區產品的國家主要為印度與越南,將會受到兩國徵收新關稅衝擊,公司預估FY25Q4將產生11億的額外成本,因此毛利率將下降至46%;此外,公司表示會積極投入AI研發,不排除併購以及重新分佈AI人員。
目前研判FY25Q3的成長都來自於一次性提前消費,雖下半年有Back to school和新機發表,但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提前購買加上預估FY2026才會推出AI的新功能,可能導致換機率下降,使產品業務呈現旺季不旺,預估FY2025/2026產品營收為4,134/4,307億美元(YoY+6/4%)。
表:蘋果營運概況
資料來源:Bloomberg、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