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沖零基礎? 靠八大步驟建立屬於你的短線策略!」

「當沖零基礎? 靠八大步驟建立屬於你的短線策略!」

 

當沖交易對許多人而言是高風險與高回報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很多波段操作者皆會以當沖的操作方式切入強勢股,若當日獲利與成本拉開後,再繼續持有賺取波段獲利。而對於零基礎的新手來說,第一步往往充滿迷茫與挑戰,但別擔心,掌握正確的交易觀念與技巧,你也可以邁向成功!本篇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為你拆解當沖和短線交易的8大入門步驟,找到屬於你的交易節奏。

 

 

 

步驟一:選定短線交易模式 

 

當沖策略百百種,根據交易的節奏,當沖操作可以分為3種主要模式:Tick流、一波流與日內波。這3種交易方式中,Tick流是機關槍、一波流是狙擊槍、日內波是大砲。可留意的是,以尋找行情明確的標的為主要操作依據的日內波交易者在進場後,也會基於該標的趨勢有望延續的理由而不在尾盤時沖銷部位,而是選擇留倉,在往後交易日繼續擴大獲利。

圖:常見當沖操作策略的特性

特性

Tick

一波流

日內波

賺賠比高低

出手次數

資金效率

操作核心

短進短出

當前行情走勢

盤前選股

是否留倉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數位投顧

  • Tick流(紅箭頭為買進,綠色箭頭為賣出)

    捕捉股價的微小波動,獲利與停損幅度較小,有時甚至股價走勢不如預期即出場,每次進出場僅間隔數秒或數分鐘,平均獲利通常落在1%以下,以積小成大為目標。此方式適合採用在頻繁震盪且成交量活躍的標的上。




  • 一波流(紅箭頭為買進,綠色箭頭為賣出)


    掌握當日震盪最大的短期趨勢,單筆獲利約略落在1%~5%區間。交易者須追蹤成交量變化與大單流向,即時判斷走勢轉折,並在關鍵時刻果敢進場,操作標的通常會是市場當下的熱門族群與題材股。



  • 日內波(紅箭頭為買進,綠色箭頭為賣出)

    研判個股單日有機會出現長紅K棒、長黑K棒才進場的交易方式,通常會等趨勢確立後進場,接近收盤時出場,單筆獲利通常會在5%以上,甚至可以轉為波段持有。此類操作方式非常注重選股策略,先以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篩選操作標的才能增加勝率。



 

步驟二:制定選股策略(提供策略選股2大常用短線策略)

 

當沖策略最大的風險是過度交易、缺乏明確多空方向,透過選股工具鎖定操作標的可有效解決相關問題。玉山證券數位投顧也提供3個選股工具,除了盤前可利用「投資話重點-產業分析」專區觀察近期的熱門產業趨勢與相關概念股,另外也可透過玉山E-Trader「策略選股」功能盤中即時選股,這裡也提供2種常見短線交易策略,投資人可自行延伸發想。

<延伸閱讀:投資話重點帶您看懂產業趨勢,用一張表掌握近期強勢股>

<延伸閱讀:策略選股工具實戰-族群股短線操作法>

<延伸閱讀:策略選股工具實戰-短線動能突破飆股選股法>

短線策略研究重點:

 

  • 找出政策發布、產業趨勢變化、經濟指標變化、財報公布等事件與特定類股漲跌之間的關聯,並在未來類似事件發生時快速反應,從中捕捉當沖機會。

  • 可以利用E-Trader策略選股功能,進行多維度條件組合,助您盤前和盤中高效縮小選股範圍,如:綜合周轉率排名、成交量排名,篩選出人氣陡升、資金流動性高的標的,規避成交量過小的冷門股。

  • 動能交易是近年易獲利的交易方式,因此選擇強勢標的進行短線操作是較常見的方式,新手用戶可在開盤後即時篩選波動幅度5%以上的股票進行觀察。

 



 

 

步驟三:瞭解日內交易各區段特點

 

台股在盤前、盤中、尾盤皆因不同市場力量的影響而呈現不同樣貌,懂得順勢而為,才能將時機轉為獲利契機。

 

  • 開盤前:觀察昨日美股收盤前,盤前海外期貨走勢,美期貨盤、日韓股開盤、台指期開盤,可以在心底給盤勢一定的預期,決定要偏多還是偏空操作。接著,期貨市場先於現貨市場開盤,若觀察到個股期貨標的的波動或成交量提升,則該股可能為當日的交易重心。掌握這盤前15分鐘,調整你的操作策略。

  • 開盤後(9:00-9:30):開盤30分鐘內,市場往往會劇烈反應市場消息、短線籌碼變化,市場交易量和價格波動往往大,這是短線交易者的「快攻時間」,這個時間點股票的價格格波動通常會較不規則,但因為參與者眾,短進短出的機會較多,有部分強勢股則會在這段時間快速搶攻漲停板。

  • 早盤(9:30-10:30):經歷開盤後的大幅震盪,標的走勢逐漸明朗,技術型態與市場動態為操作方向提供了更多依據。

  • 中盤(10:30-12:30):此時段起,無論是獲利還是虧損,投資人多半會轉趨觀望,盤面呈現成交量下降,波動縮小的跡象,宜減少出手次數。

  • 尾盤(12:30-13:30):在收盤前最後一小時,當沖交易者準備出場,波段交易者也可能下定決心進場買賣,各方力道拉扯下,成交量開始擴增,股價波動也開始加劇。這段時間內,個股股價型態可能出現變化,例如拉尾盤或下殺,若此時持有倉位,需特別注意風險管理與動態調整。

備註:開盤後以及尾盤的成交量和股價明顯皆較其他交易時段來的熱絡。

 

 

步驟四:學習短線交易重要技術指標及實戰運用法則

 

鎖定操作策略、操作標的、操作時間後,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價格走勢。此時,技術指標將可以派上用場,以下提供幾種常見的短線技術指標供讀者參考:

 

  • 當日開盤價:股價在開盤價上方會形成紅K棒,在下方則是會黑K棒。開盤價可視為日內走勢多空分界線,通常行情強勁的股票在開盤不久後,股價會迅速脫離開盤價。

  • 當日均價線:均價線是當天的平均交易成本,價格都維持在上方代表多方趨勢明確,逢拉回可買進,反之若維持在均價線下方,即代表空頭占有優勢,逢反彈可放空。

  • K線關鍵點位:近期日K線的高低點、昨天股價收盤價等都易形成支撐或壓力,在突破或跌破後易產生趨勢,宜特別關注。

  • K線重要技術指標:通常來說,均線、布林通道是不少投資人參考的指標,上揚的均線容易成為支撐,下彎的均線則易成為壓力,關注均線的位置可避免追高殺低。

 

  1. 實戰案例:凱美股價創波段新高,終場收漲停板
    凱美(2375)開盤不久後,成交量即顯著增加,股價也突破昨日高點,此時可把握機會進場,或者也能待拉回不破均價線確認下檔有撐後再布局,規避假突破風險。凱美價量俱揚,最終收在漲停價,為早盤即進場的短線交易者創造不少獲利。




  2. 實戰案例:聯光通反彈遇月線賣壓,終場壓回

    聯光通(4903)雖然跳空開高,但遇到20日均線反壓,早盤攻高無力後便跌落均價線;雖一度反彈至均價線上,但量能未如開盤後一樣放大,顯示追價買盤不再,走勢延續性轉弱,因而再度跌落均價線下,此情況顯示當下已不適合作多,積極操作者甚至可以逢彈放空。事實上,該股直至收盤也仍未能站上均價線。




步驟五:留意勝率與賺賠比

 

勝率指的是獲勝機率,若進行10次交易(含進場、出場),其中有7次是賺錢,那麼勝率就是70%賺賠比是投資人承擔每單位風險能造成多少獲利。舉例來講,若平均每筆交易獲利30元,平均每筆交易虧損10元,則用30元除以10元,則賺賠比等於3,也就是說承擔1元虧損,有機會換取3元的報酬。

  • 賺賠比:平均獲利/平均虧損

    平均獲利:總獲利/總交易次數(進場+出場算1次)
    平均虧損:總虧損/總交易次數(進場+出場算1次)

  • 期望值=(賺賠比*策略勝率)-1*策略賠率

 

當一套交易策略的期望值為正,則長期執行有機會獲利,反之則會虧損。舉例來講,若今天研發出一個交易策略勝率為40%、賺賠比為3,則根據期望值公式計算,3*0.41*0.60.6,這也意味著每執行1次交易,投資人有機會可以獲得0.6元,也代表這個策略確實有辦法獲利!


<
延伸閱讀:技術分析找買點(一)期望值與凱利公式>

 

 

步驟六:計算交易成本

 

手續費占當沖交易成本高,容易成為隱形殺手,將獲利吃乾抹淨,投資人宜精打細算,方能獲取利潤。操作不同價區的股票會因為Tick單位不同,對成本造成非常不一樣的影響,像是100~150元這個區間的股票,因為1Tick會跳動0.5元,投資人只要手續費有優惠,往往1Tick就能獲利並打平成本,對當沖交易來說更為有利。

 

 

<延伸閱讀:股票手續費計算方式?當沖幾Tick可以賺錢?

 

 

步驟七:規劃風險控制

 

當市場波動時,恐懼可能讓你過早平倉,錯失潛在的獲利,而貪婪則可能讓你忽視風險,導致重大損失。

  • 應對方法1明確最大可接受虧損額或單筆交易虧損比例(如總資金的10%),並嚴格遵守設定。

  • 應對方法2當虧損接近或超過最大可接受虧損,立即停止交易,給自己時間冷靜與反思,避免情緒化操作。

  • 應對方法3結合技術指標或自動化停損停利功能,減少主觀情緒干擾,讓系統幫助你執行計劃。

 

 

步驟八:復盤交易檢討

 

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而復盤的深度,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交易路上最值錢的,是你的過往經驗。

 

  • 應對方法1每天整理當天的交易記錄,詳細記錄進出場原因、交易環境、判斷依據以及結果。

  • 應對方法2每周或每月回顧你的交易策略,確認其是否仍適用於當前市場條件,並根據數據進行調整。

  • 應對方法3參與交易社群或讀取專家文章,了解不同視角對市場的解讀,補足自己的盲點。

 

 

<延伸閱讀:策略選股工具實戰-族群股短線操作法>

<延伸閱讀:策略選股工具實戰-短線動能突破飆股選股法>

 

 

 

 

 

 

相關商品

E-TRADER
投資大富翁挑戰,抽星宇東京雙人
sizeshare
siz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