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買都該知,六張圖表秒看懂台股主動式ETF

買不買都該知,六張圖表秒看懂台股主動式ETF

 

ETF 投資進入全新世代!主動型ETF即將在台灣市場亮相,為投資人提供更靈活的操作方式。不同於傳統的被動型ETF追求追蹤指數的表現,主動型ETF由專業機構投資團隊管理,根據市場趨勢與產業變化進行持股動態調整,以追求優於基準指數的表現或是達成特定投資目的為目標。本文即就主動型ETF進行介紹,拆解主動式ETF與現行在台掛牌的被動式ETF有何不同、為什麼任何人都要關注主動式ETF、主動型ETF對投資人的投組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以及誰適合主動型ETF

 

 

主動式ETF初登場!

 

隨著主管機關開放主動型ETF募集,市場熱度迅速升溫!那些長年績效亮眼、屢屢擊敗市場的共同基金公司,正摩拳擦掌,準備將成功模式複製到主動式ETF上。而擁有海外母集團強大投資實力奧援的外商投信也不落人後,迅速卡位搶推債券主動型ETF。金管會預估今年會有18家投信業者送件申請主動式ETF,投資標的包括台股、海外債券等。從今年第2季開始,主動型ETF將迎來申請高峰期,為今年ETF市場的募集大戲正式拉開序幕

 

圖:近期擬上市的主動式ETF

類型

名稱

台股主動式ETF

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

台股主動式ETF

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

海外股主動式ETF

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

債券主動式ETF

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

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月28日

 

主動式ETF是什麼?與被動式ETF和共同基金的差異在哪?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常與被動投資畫上等號,但其實兩者並非同義詞。ETF是一種投資架構,是個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而它的策略取決於基金設計。與被動式ETF不同,主動式ETF有投研團隊主動調整持有標的,以期望獲得超越市場的績效或達成某項特定投資目的,而非單純追蹤某個指數的報酬。換言之,主動型ETF是個兼具共同基金主動選股彈性與ETF低交易成本優勢的金融商品。

未來將在台掛牌的主動式ETF的交易方式與現有的被動式ETF相同,投資人無需重新了解操作規則。從費用上來看,因主動式ETF背後有專業投研團隊進行研究管理,所以會比被動式ETF高;然而,主動式ETF有交易機制簡便、銷售通路成本低廉等優勢,使得整體交易成本比共同基金低,讓投資人能以更具效率的方式參與市場。

 

  • 被動式ETF vs主動式ETF

項目

被動式ETF

主動式ETF

比較基準指數

無(但可自行設置績效指標)

管理方式

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的績效表現

專業經理人主動管理

投資目的

與標的指數表現相符

期望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的

持股揭露

全透明,每日向市場揭露投資組合

目前開放之主動型ETF為全透明,每日向市場揭露投資組合

怎麼買賣

●使用買賣股票的證券帳戶,委託證券商下單

●可委託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申請申購或買回

同被動式ETF

買賣價格

●市場上撮合成交(次級市場交易)

●當日淨值(申購及贖回)

●有折溢價

同被動式ETF

交易成本

●付給證券商的手續費,由券商訂定,通常為1.425

●證券交易稅0.1%,較股票低

●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多較共同基金、主動式ETF

●券商手續費、證券交易稅同被動式ETF

●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多較共同基金低,較被動式ETF

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各投信官網

 

  • 主動式ETF vs共同基金

項目

主動式ETF

共同基金

比較基準指數

無(但可自行設置績效指標)

無(但可自行設置績效指標)

管理方式

專業經理人主動管理

專業經理人主動管理

投資目的

期望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的

期望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的

持股揭露

目前開放之主動型ETF為全透明,每日向市場揭露投資組合

每月公布基金持股前十大個股名稱,及合計占基金淨資產價值之比例;每季公布基金投資個股內容及比例。

怎麼買賣

●使用買賣股票的證券帳戶,委託證券商下單

●可委託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申請申購或買回

各基金銷售平台

買賣價格

●市場上撮合成交(次級市場交易)

●當日淨值(申購及贖回)

●有折溢價

●申購及贖回後結算的淨值決定,通常是當日或隔日(依各基金公開說明書規定辦理)

●無折溢價

交易成本

●付給證券商的手續費,由券商訂定,通常為1.425

●證券交易稅0.1%,較股票低

●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多較共同基金低,較被動式ETF

●申購手續費

●贖回手續費(視情況和平台規定收取)

●轉換手續費(視情況和平台規定收取)

●信託管理費(視情況和平台規定收取)

●經理費(國內股票型基金約1%~2%)、保管費(國內股票型基金約0.1%~0.3%)等內扣費用

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各投信官網

 

<延伸閱讀:常見存股標的介紹-ETF是什麼?>

 

 

為什麼買不買都要關注主動式ETF

無論是否投資,主動式ETF都值得關注!主動式ETF磁吸資金,為台股帶來新的動能,亦可能加劇個股波動,影響短線市場走勢,是投資人不可忽視的資金流向指標。而從主動式ETF買賣動向來看,專業經理人的持股調整反映了機構法人對市場的看法,其操作策略往往結合產業趨勢、基本面評估等選股邏輯,投資人可透過觀察這些ETF的持股變化,找出潛在黑馬股

 

圖:三大理由為何要關注主動式ETF

項目

共同基金

磁吸市場資金、加大股價波動

●投信評估主動式ETF未來三年將有2,000億元規模,為台股新一波活水。

●熱門高股息ETF成分股變動牽動短線資金趁時進場,預期主動式ETF也會有此效應,成為股市波動的推手。

發掘潛力股的指標

●主動式ETF的持股名單每日公布,可較即時地知道績優基金經理人對市場的看法。

●一般來說,主動式操作為打敗市場,多會挑選關注尚低且具上漲潛力的標的;因此,即使不買ETF,也可以參考它的選股邏輯,研究是否值得單獨投資某些成分股。

影響未來ETF發展方向

●如果首發的主動式ETF表現亮眼,未來市場可能會推出更多不同投資主題或策略的主動式ETF,進一步牽動資金湧入。

●成功的主動式ETF可能引領下一波ETF產品創新,進而影響未來的投資趨勢。

 

主動式 ETF為何在此時推出?

 

事實上,主動型ETF並非新玩意,第一檔主動型ETF早在2008年即於美國上市,但規模和檔數增幅不比被動式ETF。然而,拜監管於2019年放寬,主動式ETF開始加速發展,計規模由2018年的1,410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0249,000億美元。如從貝萊德資產管理所預估的數據來看,主動式ETF規模將於2030年達到4兆美元,顯然還有不少成長空間。綜觀而言,雖現行ETF仍以追蹤指數報酬為主流,不過主動式ETF已為投資市場開啟更多可能性。

隨著主動式ETF能見度提升,市場對此類商品的接受度也日益增長,近年即可見韓國、香港、日本等亞洲市場陸續開放主動型ETF掛牌,而台灣主管機關和投信業者也順應時勢,將此股投資風潮引入台灣,期望滿足投資人對主動式ETF的需求。

 

 

主動型ETF可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扮演什麼角色?誰適合採用主動型ETF

不同的主動型ETF可根據投資者需求發揮不同作用,無論是穩健增長、追求超額報酬、風險管理、或探索新興投資機會,都能找到合適的產品。選擇時應考量個人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與市場趨勢,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圖:主動式ETF功能解析

在投組中的角色

誰適合採用

作為投資組合的核心

如果你認為僅僅追蹤市場指數無法滿足你的收益目標,那麼主動式ETF有更靈活的選股策略,有機會提高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Alpha)。

作為策略性部位

可配置部分資金於主動式ETF,增加自身資產配置的多元性、分散度。

布局較難入手的資產

若期望布局特定主題投資,但不熟悉相關市場機制的投資人,可透過主動型ETF來參與。

資料來源:各投信

 

相關商品

投資大富翁挑戰,抽星宇東京雙人
台股e指存
sizeshare
siz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