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第3季ETF還能怎麼選?五張趨勢圖帶你精準對焦潛力ETF
ETF近年來在台灣的市場規模不斷提高,整體受益人數在2025年已經突破15,000,000大關,幾乎一半以上台灣人都持有ETF,儼然已成為所有理財投資的必備產品。事實上,巴菲特也曾經在給股東的信中提到:「對一般非專業投資人來說,低成本的ETF是最好的投資」,究竟近年在市場大行其道的ETF是什麼,與股票、共同基金差異在哪?大家常見的內扣費用、收益平準金、繳稅問題又是什麼意思?以下文章也將帶讀者仔細瞭解。
<選定標的後,投資人該如何進場投資呢?玉山證券定期存股專屬平台「台股e指存」全新改版,日日皆可存股,並且新增「技術指標KD、RSI、均線黃金時機自動存股」功能,讓投資人能夠以更多元方式進行長期投資。>
<延伸閱讀:存股成本總是比別人貴? 靠技術存安心進場報酬率更高!>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名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又名交易所買賣基金,顧名思義,ETF本質是追蹤指數的基金(希望基金績效表現貼近特定指數),卻不用透過基金公司申請與贖回,所以各項費用成本都較低,且證交稅只要現貨1/3。此外,ETF最大特點是可以在股票市場直接交易,非常近似於股票,方便的特性更使其成為近年小資族最喜歡的商品。
以台灣成交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舉例,這檔ETF主要追蹤台灣50指數,買進這檔ETF就等於資金被分散到台灣50指數內所有個股,由於ETF價格的漲跌幅會非常接近「台灣50指數」,投資人可以用小資金就得到與指數相近的報酬(別名:市場報酬、Beta)。
圖:股票與ETF比較
商品 |
股票 |
ETF |
交易時間 |
每週一至周五 |
|
手續費 |
千分之1.425以內 |
|
交易稅 |
千分之三 |
千分之一 |
信用交易 |
上市6個月後 |
一上市即可 |
零股交易 |
申報時間為下午1:40至14:30,於下午14:30集合競價,申報價格、漲跌幅與當日普通交易相同 |
|
升降單位 |
新台幣50元以上為0.1新台幣50元以下為0.05 |
新台幣50以下為0.01 |
除權 |
可 |
無 |
除息 |
可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8)
圖:ETF與共同基金比較
商品 |
ETF |
共同基金 |
交易方式 |
在交易所即時買賣,像股票 |
每日以淨值結算計價,較不具即時性 |
交易時間 |
股市開盤時間內自由交易 |
向基金通路、管理者申購或贖回 |
費用結構 |
交易手續費、基金持有有較低管理費 |
有申購、贖回費用,但持有基金的管理費較高 |
流動性 |
依市場交易量與標的資產而定 |
由基金公司負責申購贖回,較無流動性問題 |
靈活性 |
高,甚至可以當沖 |
低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8)
ETF具有交易便利、費用低廉且分散風險的優點,投資人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靈活操作,同時享有透明且多元的投資選擇。不過,ETF也存在追蹤誤差、折溢價等議題,部分特殊類型的ETF有時候因為市場參者較少,也會有流動性問題。
圖:ETF的優點與缺點
ETF |
優點 |
缺點 |
1. |
分散投資風險 |
與自行選股相比績效上限較低 |
2 |
交易成本低 |
有折溢價狀況 |
3 |
買賣方便 |
|
4 |
投資種類多元 |
|
5 |
資金門檻低 |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8)
投資ETF其實跟買賣股票一樣,買賣都要付出手續費,賣出時則是要付交易稅,但ETF的好處是不同的是交易稅只要千分之1,比交易股票千分之3明顯要來的低。
另外,交易還有一些看不到的隱藏費用,簡稱為「內扣費用」,這些費用是ETF發行公司的各項運營成本,投資人交易時不容易直接從帳面損益觀察,但卻會默默地影響基金淨值,主要包含以下4種:管理費(經理費)、保管費、 買賣成本、其他費用,投資人可以挑選內扣費用低的ETF投資,會較具有成本優勢。
圖:ETF的交易成本
項目 |
交易成本 |
手續費 |
成交金額*0.1425% |
交易稅 |
成交金額*0.1% |
內扣費用 |
管理費(經理費)、保管費、經理人調整組合的買賣費用、其他費用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08)
圖:ETF的內扣費用有哪些
項目 |
交易成本 |
管理費(經理費) |
ETF由基金經理人進行管理,基金公司需要花錢聘人,因此產生管理成本。 |
保管費 |
投資人投入ETF的資金會將交由保管資金的信託銀行進行保管,進而產生保管費。 |
買賣成本 |
ETF操作時需要不斷調整投資組合,會產生買賣交易成本。 |
其他費用 |
其他各種經營該ETF的必要雜項支出,如:指數授權費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08)
在台灣,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配息來源來自基金運作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收益,以及特定會計機制的運用。而事實上,有許多投資人會誤以為ETF的配息全部來自其成分股發放的股利,但實際上,配息的組成除了來自於成分股發放的股息,ETF在追蹤指數、優化投資組合調整成分股時買賣股票的價差、收益平準金都是可能的來源,投信公司在除息前也必須公告來源占比,並可分為以下幾項:
圖:ETF的配息來源解析
配息來源與代碼 |
所得類別 |
內容解析 |
是否納入綜合所得稅 |
是否需繳補充保費 |
股利或盈餘所得(54C) |
國內營利所得 |
ETF成分股所配發的股息 |
是 |
是 |
已實現資本利得、資本公積(76W) |
國內財產交易所得 |
ETF成分股做轉換或調整權重時,所進行的成分股進出買賣,過程中所產生的收益 |
否 |
否 |
境內金融業利息所得(5A) |
利息所得 |
ETF的資產配置上,並不會將全部資金都丟入投資,仍會保留少部分的現金部位,而這些現金放在ETF的保管銀行時就會產生利息,或是持有其它資產所帶來的息收 |
是 |
是 |
收益平準金 |
非所得 |
投信公司會將新申購資金的一部分,依照會計帳目列入「收益平準金」。在配息時,將這部分資金與原有的股利、資本利得等一起發放。 |
否 |
否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08)
釐清概念後,到底該買進哪一種類的ETF呢?本文以下也用表格整理7類常見的ETF:股票型ETF、債券型ETF、商品期貨型 ETF、主動型ETF、不動產ETF、槓桿型ETF、反向型ETF,投資人可參考分類,再根據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的標的。
圖:ETF的種類區分
ETF內容 |
類型細分 |
舉例 |
股票型ETF |
以市值區分: |
元大高股息(0056)、 |
債券型ETF |
以市場區分: |
元大美債20年(00679B)、國泰20年美債(00687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 |
商品/期貨型 |
追蹤商品、期貨指數的ETF,像是黃金、原油等 |
期元大S&P黃金 |
主動型 |
有投研團隊主動調整持有標的,以期望獲得超越市場的績效或達成某項特定投資目的,而非單純追蹤某個指數的報酬。 |
主動中信ARK創新(00983A)、主動野村台灣50(00985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 |
不動產 |
以國家或地域區分: |
復華富時不動產 |
槓桿型 |
具有槓桿的ETF |
元大台灣50正2 |
反向型 |
標的物下跌股價會上漲的ETF |
元大台灣50反1(00632R)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08)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常與被動投資畫上等號,但其實兩者並非同義詞。ETF是一種投資架構,是個可以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而它的策略取決於基金設計。與被動式ETF不同,主動式ETF有投研團隊主動調整持有標的,以期望獲得超越市場的績效或達成某項特定投資目的,而非單純追蹤某個指數的報酬。換言之,主動型ETF是個兼具共同基金主動選股彈性與ETF低交易成本優勢的金融商品。
未來將在台掛牌的主動式ETF的交易方式與現有的被動式ETF相同,投資人無需重新了解操作規則。從費用上來看,因主動式ETF背後有專業投研團隊進行研究管理,所以會比被動式ETF高;然而,主動式ETF有交易機制簡便、銷售通路成本低廉等優勢,使得整體交易成本比共同基金低,讓投資人能以更具效率的方式參與市場。
圖:被動式ETF與主動式ETF比較
項目 |
被動式ETF |
主動式ETF |
比較基準指數 |
有 |
無(但可自行設置績效指標) |
管理方式 |
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的績效表現 |
專業經理人主動管理 |
投資目的 |
與標的指數表現相符 |
期望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的 |
持股揭露 |
全透明,每日向市場揭露投資組合 |
目前開放之主動型ETF為全透明,每日向市場揭露投資組合 |
怎麼買賣 |
●使用買賣股票的證券帳戶,委託證券商下單 ●可委託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申請申購或買回 |
同被動式ETF |
買賣價格 |
●市場上撮合成交(次級市場交易) ●當日淨值(申購及贖回) ●有折溢價 |
同被動式ETF |
交易成本 |
●付給證券商的手續費,由券商訂定,通常為1.425‰ ●證券交易稅0.1%,較股票低 ●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多較共同基金、主動式ETF低 |
●券商手續費、證券交易稅同被動式ETF ●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多較共同基金低,較被動式ETF高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08)
圖:主動式ETF與共同基金比較
項目 |
主動式ETF |
共同基金 |
比較基準指數 |
無(但可自行設置績效指標) |
無(但可自行設置績效指標) |
管理方式 |
專業經理人主動管理 |
專業經理人主動管理 |
投資目的 |
期望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的 |
期望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的 |
持股揭露 |
目前開放之主動型ETF為全透明,每日向市場揭露投資組合 |
每月公布基金持股前十大個股名稱,及合計占基金淨資產價值之比例;每季公布基金投資個股內容及比例。 |
怎麼買賣 |
●使用買賣股票的證券帳戶,委託證券商下單 ●可委託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申請申購或買回 |
各基金銷售平台 |
買賣價格 |
●市場上撮合成交(次級市場交易) ●當日淨值(申購及贖回) ●有折溢價 |
●申購及贖回後結算的淨值決定,通常是當日或隔日(依各基金公開說明書規定辦理) ●無折溢價 |
交易成本 |
●付給證券商的手續費,由券商訂定,通常為1.425‰ ●證券交易稅0.1%,較股票低 ●經理費、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多較共同基金低,較被動式ETF高 |
●申購手續費 ●贖回手續費(視情況和平台規定收取) ●轉換手續費(視情況和平台規定收取) ●信託管理費(視情況和平台規定收取) ●經理費(國內股票型基金約1%~2%)、保管費(國內股票型基金約0.1%~0.3%)等內扣費用 |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投顧(2025/08)
基金的概念是基金公司向大眾募資後,再把錢拿去投資,這筆資金經過投資獲利或虧損後的金額(再扣除各項成本),即是所謂的「淨值」。換句話說,當經理人操作賺錢,基金「淨值」就會增加,反之賠錢時,基金「淨值」則會減少。
而如同前文所述,ETF本質是一種基金,當然也就有自己的淨值,不過因ETF主要是在市場上直接進行交易(近似於股票),所以「市價」(投資人願意成交的價格)與「淨值」並不會完全相同。當投資人樂觀積極追價,ETF成交的市價就會高於淨值,而若投資人悲觀急於賣出,ETF市價則可能低於淨值。不過長期來看,ETF的市價與淨值應該會趨於相近,因為淨值反映了ETF的真實價值,以下也簡單結論3點:
●折價(Discount):當 ETF 的「市價」<「淨值」時,例如淨值 10 元,市價只有 9 元,代表ETF價格相對合理。
●溢價(Premium):當 ETF 的「市價」>「淨值」時,例如淨值 10 元,市價有 11 元,就代表ETF價格相對較不合理。
一般來講,投資人買ETF就是希望分散風險,並同時取得市場報酬(Beta),所以過往最熱門的ETF商品多半是追蹤大盤指數的ETF(EX:元大台灣50追蹤台灣50指數 )。然而,近年ETF市場越來越成熟,基金公司也開始推出許多追蹤不同指數的ETF(EX:元大5G關鍵科技基金追蹤:iSTOXX全球5G關鍵科技指數),類似商品也獲得不少散戶青睞。
本文也在這裡提醒,剛上市的ETF除了要小心溢價過多外,現今許多新推出的ETF也不是追蹤大盤指數,甚至有些ETF還會根據經理人判斷增減持股,所以可能會與大盤、對應指數出現顯著報酬差異,更常有內扣費用比較高的問題,投資人買進時建議還是要到投信投顧公會網站瀏覽基本資料!
收益平準金是ETF的一個會計科目,當投資人申購ETF時,基金公司會將申購金額的一部分(通常是屬於「息」性質的收益,例如股息或利息)記入收益平準金,而不是全部用於投資成分股。這部分資金被保留下來,用於未來配息,以確保所有投資人(不論新舊)都能公平地獲得應有的股利分配。
●目的:避免新進投資人因在除息前申購而稀釋原有投資人的配息,同時穩定ETF的配息金額。
●運作方式:
●收益平準金的優點:
●收益平準金的缺點:
在前一個段落中介紹了非常多種ETF,其中最需要小心操作的是期貨型ETF,因為期貨型ETF常有自動減損淨值的特性,只要行情漲幅不夠大不夠快,做多可能會虧損,跌幅不夠深不夠快,反向ETF也可能不會上漲,許多投資人在購買時都會忽略這點,最終導致虧損。
那為何期貨ETF有這樣的特性呢?因為期貨型ETF投資標的是期貨,只要期貨合約到期時沒有轉倉(把近月合約出場,並轉換成遠期合約),持有的部位將會全數消失,故為了一直持有部位,會需要在近月合約到期時出場並建立新部位,這個過程除了有額外交易成本,更因為「正價差」、「逆價差」問題,容易導致墊高交易成本。
舉例來講,1月期貨合約是20美元,假設2月期貨合約是22美元,布蘭特原油1月期貨合約到期時,須賣出原油1月期貨合約並買入布蘭特原油2月期貨合約,轉倉成本即為2美元,另外還要加上手續費及交易稅,這也意味著只要2月期貨到期且油價漲幅小於2美元,ETF淨值就會有額外減損。
進一步解析,一般商品期貨都有類似上述案例的「正價差」特性,主要原因是商品期貨可以進行實物交割,這也意味著提供賣出合約的人,需要在期貨契約到期前儲備商品(EX:石油、小麥),且提供越遠期的合約,這些成本就越高,故這些倉儲、運輸成本轉嫁給期貨契約的買方後,就會導致遠期商品期貨的合約價格會高於近期合約,形成「正價差」。
另外,反向的指數型ETF則相反,因為指數期貨一般用來避險,在遠期合約比近期合約面臨更大的時間不確定性之下,使得遠期合約價格常會低於近期合約,形成「逆價差」,這也使得ETF經理人轉倉時常需要建立成本更高的空單,最終使得買進反向ETF的投資人容易面臨高昂交易成本,這些都是實務操作時需要留意的風險!
<選定標的後,投資人該如何進場投資呢?玉山證券定期存股專屬平台「台股e指存」全新改版,日日皆可存股,並且新增「技術指標KD、RSI、均線黃金時機自動存股」功能,讓投資人能夠以更多元方式進行長期投資。>
<延伸閱讀:存股成本總是比別人貴? 靠技術存安心進場報酬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