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委託美股
不需天天看盤 行情波動也能輕鬆卡位——如何用美股e指存聰明買美股
《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正式在美國國會通過並完成立法程序,雖然過程爭議不斷,但其政策涵蓋面廣、金額龐大,對多個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從企業減稅、傳統能源、醫療補助削減,到邊境安全與軍工支出擴增,五大主題成為本輪政策推動下最直接的受惠者。本文即帶你快速掌握法案內容,並介紹此法案創造出的潛在投資契機。
文章目錄
點選你想看的段落:
五大受惠主題一覽:企業減稅和民間消費、傳統能源、私人健保、邊境安全、軍工
《大而美法案》由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於5月提出,延續川普《減稅與就業法案》的意旨,強調改革稅收、支出與邊境安全,是川普「美國優先」精神的具體實踐。法案歷經眾議院與參議院多輪表決,最終在7月1日於參議院通過,7月3日眾院再度表決通過,7月4日由川普總統正式簽署立法。整體過程高度黨派對立,但該法最終仍以微幅差距完成立法程序。
一、加強個人與企業減稅,激勵消費與投資意願
個人減稅將增加可支配所得,激勵潛在消費,有利於零售業,部分抵銷對等關稅之衝擊;企業減稅則有助於資本及研發密集型的企業如製造業、科技業及小型企業加速創新與投資。個人與企業減稅將同步促進美國中長期的經濟成長。
二、優先發展化石燃料,取消清潔能源補助
針對清潔能源,風能與太陽能抵免期限至2027年前,雖有利減緩短期清潔能源壓力,但因將逐步取消投資稅收抵免(ITC)與生產稅收抵免(PTC),綠能產業中長期發展仍將受到衝擊。另針對傳統能源,放寬環境規範、提供稅收優惠,將有利於傳統能源產業。
可觀察到,潛在受害產業為清潔能源、電動車、醫療等產業,相關標的在法案通過前已反映利空,股價於法案通過後有所反彈。然而,此法案影響產業長期發展,宜謹慎因應。
三、削減醫療補助引發爭議
醫療補助削減恐影響保險藥物覆蓋範圍、手術和醫療程序數量,進而影響醫院收入,影響醫院營運商、藥廠及醫療設備製造商。根據研究顯示,醫療補助削減可能導致每年51,000人死亡,並流失83萬個工作崗位,但部分原先醫療補助受惠者可能轉向私人健康保險。
四、強化邊境安全、移民政策,耗資共1,700億美元
總共分配1,700億美元用於邊境執法,預計每年可驅除達100萬人。該支出用於建設邊境牆、增加移民居留床位、雇用執法人員及邊境技術等,有利於涉略邊境安全技術與監控的公司、邊境牆建設公司。
五、國防支出增加1,500億美元,關注軍工巨頭
額外撥款1,500億美元做為國防支出,用於強化軍事能力。資金主要用於船舶製造、軍需品、無人系統等,有利於美國國防承包商、與涉及軍事創新、AI的相關產業與公司。
值得留意的是,川普總統5/20宣布「金色穹頂(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設計方案」,預計耗資1,750億美元,其初始投資金額250億美元將由大而美法案撥款,目的為阻止中俄威脅。該計畫將結合太空攔截、地面防禦、高級指揮控制和多層次防禦網路等多樣技術,有望裨益相關廠商。以下即提供潛在受惠股。
綜觀來看,《大而美法案》不僅延續川普時期的政策路線,更進一步重塑美國在財政、能源與國防上的戰略布局。雖然部分產業面臨補助削減與政策轉向壓力,但是,企業稅改、傳統能源限制鬆綁與國防預算擴增,為市場帶來明確的投資線索。近來,在軍事支出規模顯著提升下,軍工股表現尤為強勢,顯示市場已開始反映政策利多,相關國防承包商與軍事科技公司成為資金關注焦點。面對新政上路,投資人應關注產業輪動趨勢,善用政策導向尋找下一波贏家。
從操作便利、資金安全,到行政稅務支援,再搭配愈來愈親民的手續費優惠,複委託成功消除了過去投資海外的重重障礙,逐漸成為台灣投資人參與國際市場的首要方式。選擇複委託,不僅僅只是跟上趨勢,更是為自己的資產開啟更多增值的可能性——現在開戶的新戶,只要在以下時間內完成任務,即可獲得手續費回饋金:
開戶30天內限定任務 |
|
任務說明 |
任務獎勵 |
完成首筆海外交易 ※含美股e指存 |
贈複委託手續費回饋金各市場各新台幣$100元 |
開戶90天內限定任務 |
|
任務說明 |
任務獎勵 |
美股累積交易滿3筆 ※不含美股e指存 |
贈複委託電子手續費回饋金新台幣$100元 |
想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資金運用效益?前述海外股交易優惠僅為玉山證券「投資大富翁挑戰」活動中的一環,還有更多任務與回饋等你解鎖,不妨馬上點擊查看並報名活動,把握每一次讓資產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