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女性投資力正快速崛起,從國際到台灣都能看到她們積極參與市場的身影。調查顯示,無論是更早開始投資的年輕世代,還是逐步加快腳步的成熟世代,女性投資人都展現出長期持有、重視配置、降低交易次數的特色,讓投資成果更加穩健。本文將帶領讀者一同探索:當前女性投資展現出哪些趨勢?她們的投資行為有何獨到之處?又能為所有投資人帶來哪些啟發?
文章目錄,點選妳想看的段落:
近年來,各金融機構統計顯示,女性投資人的力量在市場中逐漸壯大。以Fidelity Investments《2023 Women's Study》、《2024 Women and Investing》的調查來看,2023年時有六成受訪查的女性投入股票市場,2024年時則進一步提升至七成以上,顯示女性對理財與投資的重視度持續攀升。
進一步就不同世代的女性投資情況來看,Z世代與千禧世代女性成為最積極的族群,投資參與率分別成長至77%與74%。而中生代的X世代女性,以及即將或已步入退休階段的嬰兒潮世代女性,也明顯加快腳投資步調,投資比例分別提升至65%與70%。
投資已不再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是跨世代女性普遍重視的理財工具。無論是年輕一代還是成熟世代,女性投資意願都在穩步成長,反映出投資教育普及、數位理財工具便利化,以及追求財務自主的意識正逐漸擴展及深化至女性族群。
資料來源:Fidelity Investments、Wells Fargo整理
就Charles Schwab《2025 Women Investors Survey》訪查美國女性投資人顯示,不同世代的女性在投資態度上展現出明顯差異,其中千禧世代女性最具積極性。根據調查,51%的千禧世代女性表示她們「享受投資」,不僅將投資視為理財工具,更能從中獲得樂趣;同時,56%的人強烈認同投資能帶來「掌控感」。
在自我認同上,千禧世代女性的態度也更為鮮明。73%的人將自己定位為「投資人」,37%甚至認為自己是「交易者」,比例皆大幅領先於X世代與嬰兒潮世代。對她們而言,投資不僅是資產配置,更是一種角色認同與生活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千禧世代女性的投資旅程起步也更早。平均在27歲就進入市場,相比之下,X世代為31歲,嬰兒潮世代則要到36歲才開始。這反映出她們及早規劃的財務觀念,也使其在投資累積上更具優勢。
除了起步早,千禧世代女性對自身策略的信心也更高。31%的人表示對投資方式「非常有信心」,優於X世代與嬰兒潮世代女性的26%。這種信心來自於資訊取得便利、學習管道多元,使她們能更快地強化投資知識與判斷力。此外,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除了股票與債券等商品外,千禧世代女性也更積極涉略加密貨幣、期權、期貨以及其他另類投資,展現出更強的嘗試態度和多元配置思維。
資料來源:Charles Schwab《2025 Women Investors Survey》
越來越多數據證明,女性能在投資上展現出其優勢。Wells Fargo《Women and Investing》指出,女性在投資上的表現不僅與男性相當,還有更佳的穩定度。以五年期的投資報酬率為例,女性投資人的波動度(標準差)為5.73%,低於男性的6.57%;若進一步調整風險後,女性的波動度僅3.77%,同樣低於男性的4.64%。這意味著,女性投資人能在達成相近報酬的同時,承擔較小的波動。
資料來源:Wells Fargo
進一步來看,若以風險調整後的投資績效衡量,女性主導的帳戶的表現最佳(1.30),優於男性主導的帳戶(1.26);而從個人投資來看,單身女性(1.25)的成果也勝於單身男性(1.08)。
資料來源:Wells Fargo
為什麼女性投資人在投資波動度和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相對更具優勢? 或許從交易次數可初見端倪:Wells Fargo統計,單身男性一年平均有61筆交易,明顯高於單身女性的48筆;而當男女共同持有帳戶時,交易次數進一步下降:由男性主導時為48筆,女性主導時則更低至43筆。
Amundi Investment Solution《Women and Investment》報告同樣指出,平均而言,女性投資人傾向於持有風險較低的投資組合。此外,女性也較少涉足高波動性的替代性資產。這些行為差異主要可歸因於女性對金融風險的容忍度較低。相對地,男性投資人則更容易表現出過度自信,這使得他們更常投入高風險資產,並進行頻繁交易。
綜觀來看,交易次數的多寡往往會影響到投資組合的成本結構與報酬波動,而相對較低的交易頻率,意味著能減少因頻繁進出而產生的手續費及錯誤判斷。女性投資人之所以有更低的投資組合波動與更穩健的成果,這些行為模式是真正決定投資成果的要素,也是每一位投資人都能學習與調整的特點。
資料來源:Wells Fargo
這些研究呈現了女性投資力在全球的崛起,而在亞太區甚至台灣市場,也同樣能看到相呼應的趨勢。根據富達國際2024年亞太區投資人調查,台灣女性展現出極高的投資積極度,無論是增加投資比例(52%)或持有股票型產品(68%),都明顯高於亞太區平均,顯示出強烈的理財動能。她們的投資動機也十分明確:以長期資產累積(58%)與創造收入(33%)為核心,財務規劃意識顯著。
另一方面,台灣女性亦展現出相當積極的理財態度。高達七成的女性表示對財務管理有濃厚興趣。此外,也有近六成女性正在主動管理自身的財務狀況,並有超過一半的人積極進行儲蓄或投資,讓理財不只是理念,而是實際付諸行動。
在長期財務規劃上,女性同樣展現出逐步提升的趨勢。約有一半的女性會思考如何運用投資方式準備退休金,並有48%的女性已經開始透過定期投入額外資金為未來退休做準備。可以說,台灣女性已經從「關注財務」走向「行動理財」,不僅展現了積極參與投資的姿態,也在持續拓展退休與長期財務規劃的版圖。
資料來源:富達國際、統計時間2022年
女性投資的崛起,展現了從全球到台灣共同的趨勢:投資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跨世代、跨性別都能實踐的理財工具。而從女性投資經歷來看,減少交易、長期持有、重視配置,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可以創造出更穩健的成果,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投資智慧。對於妳和你來說,只要有明確目標並持續行動,理財就能成為支撐長期規劃的重要工具,為生活創造更多選擇與自由!
<延伸閱讀:為什麼您應該要投資? 從零開始帶你認識股票輕鬆上手>
<延伸閱讀:現金才安全?投資要靠運氣?六大投資迷思一次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