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委託美股
美國龍頭企業ETF競爭白熱化!SPY、VOO、IVV、SPLG誰才是美股代表?
當市場風雨飄搖、股市上下震盪之際,投資人最需要的,莫過於一個能穩住心情、守住資產的金融商品。而在眾多選項中,債券向來被視為抗震避險的核心角色之一,而廣納美國投資級債券市場的老牌明星債券ETF——BND與AGG,是投資人不可錯過的美國投資級債券ETF。本文將帶你釐清債券與股票的核心差異,點出債券有哪些性質,再比較不同債券ETF的特色,助你做出最適合的債券投資選擇。
當你購買股票,你就成為了該公司的股東,也就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人。身為股東,你有機會分享公司的獲利——當公司業績亮眼、營收成長或市場看好其前景時,股價可能上漲,投資人便可藉由賣出股票來實現資本利得。此外,有些公司也會定期發放股息,讓股東獲得收入。然而,股票價格波動較大,若公司經營不善或市場情緒轉變,投資人也可能面臨虧損。
購買債券則是以債權人的身分,將資金借給政府或企業,對方則承諾按期支付固定利息,並在債券到期日全額償還本金。又債券投資的報酬較為穩定,因此被許多投資人視為資產配置中的防禦型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若發債單位遇到財務困難或破產,債券持有人在資產清算時的償還順位高於股東,因此風險較股票低。
一般來說,債券價格會隨著市場利率下滑而上漲,因此理想的進場時機是在市場利率仍處高檔、但預期將開始下降之際。從歷史經驗來看,在類似的利率周期中,投資人可以鎖定住較高的票息,且隨後還能有機會在市場利率下降時享有債券價格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
從1975年至2024年這50年的時間裡,債券在大多數年份都成功跑贏通膨。根據統計,債券的年化報酬有高達71%的年份超越通膨,相較之下,現金僅有57%的年份能夠達成同樣的表現。而從年化報酬率(扣除通膨)來看,債券為3.1%,遠高於現金的0.6%。這表示,長期持有債券不僅有助於穩定資產配置,更具備對抗物價上漲、守住購買力的能力。而現金雖然可在短期內發揮高流動性與低波動優勢,但長期下來,報酬往往追不上通膨。
資產 |
年化報酬率擊敗通膨的機率 |
年化報酬率(扣除通膨) |
債券 |
71% |
3.1% |
現金 |
57% |
0.6% |
註:債券報酬代表指數:1975年使用的是Bloomberg U.S. Government/Credit Intermediate-Term Index。1976年起則使Bloomberg US Aggregate Bond Index。現金報酬代表指數:U.S. Treasury T-Bill 90-Day Static Index。
資料來源:Vanguard根據Morningstar、Bloomberg及美國財政部資料計算,統計期間為1975年至2024年。
另一方面,債券因報酬率普遍低於股票,因此一般被視為防禦型、具收益穩定特性的投資工具,但這並不代表它無法在追求增值的投資組合中扮演關鍵角色。
PIMCO以2003年至2023年這20年期間進行計算,若投資組合為100%美國股票,年化報酬率約7.55%,年化波動度則約14.86%。
若將組合進行分散配置為60%美國股票,以及40%美國債券,則年化波動率明顯降低至9.42%,大幅提升資產的穩定性。而年化報酬率雖降為6.05%,但僅比全美股組合少了約1.5個百分點,對許多投資人而言是一個更平衡的選擇。
這顯示出,在投資組合中適度加入債券,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資產波動,更能在不大幅犧牲報酬的情況下,提升整體風險調整後的效率。
投資組合 |
100%美股 |
60%美股+40%債券 |
年化報酬率 |
7.55% |
6.05% |
年化波動率 |
14.86% |
9.42% |
註:美股以S&P 500 Index為代表;債券則以Bloomberg U.S. Aggregate Bond Index為代表;波動率以報酬率的年化標準差進行衡量。
資料來源:PIMCO,統計期間為2003年至2023年
當股市下跌,債市通常能穩住陣腳,但近年來,股債的同步波動的情況明顯增加,讓不少投資人開始懷疑:「現在還需要配債嗎?」
事實上,在近年債市下跌期間,市場多半處於高通膨環境。而對於債券來說,通膨的影響往往比經濟景氣好壞來得更直接、也更具殺傷力。因債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所以當通膨上升時,投資人雖可獲得固定利息,但債券利息相較以往「變薄」了。與此同時,央行為了抑制通膨,往往會啟動升息循環,新發行債券的利率會較既存債券高,使既存債券的吸引力下滑,面臨拋售,價格進而走跌。
儘管債券近年表現不若以往穩定,但就長期資產配置的功能性和必要性來看,債券依然是可以考慮配置的固定收益商品之一。在債券歷史上,除了少見且特定的經濟條件(如極端通膨)會促使債券隨股票同向震盪外,債券在其他期間的走勢多半與股票相異;更重要的是,在科技泡沫、金融危機,以及近年升息、疫情、經濟疲軟等股市面臨賣壓的時候,都可見到債券發揮了抵禦股市下行的效果,凸顯其價值。
圖:美國十年期政府公債在S&P 500指數修正比較
時期 |
美國十年期政府公債 |
S&P 500指數 |
科技泡沫 (2000/6~2003/12) |
39% |
-23% |
金融危機 (2007/9~2009/12) |
17% |
-23 |
美聯準會升息恐慌 (2018/09~2019/01) |
3% |
-7% |
新冠肺炎疫情 (2020/01~2020/03) |
7% |
-20% |
薩姆法則觸發危機 (2024/08/02~2024/08/05) |
2% |
-5% |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擔憂 (2025/02/18~2025/02/26) |
2% |
-3% |
資料來源:Bloomberg Finance L.P Data 統計至2025/02/26
如果你對債券投資有興趣,卻不知道該從哪一檔ETF下手,那麼不妨從市場上規模最大、最受歡迎的投資級債券ETF——BND和AGG開始認識。
AGG是BlackRock旗下iShares品牌於2003年發行,BND則是Vanguard在2007年推出的旗艦型債券ETF,歷史同樣悠久。AGG、BND兩檔ETF所追蹤的指數分別為Bloomberg U.S. Aggregate Bond Index以及Bloomberg U.S. Aggregate Float Adjusted Index。兩者編製方法略有不同,後者採用Float adjusted(自由流通量調整)設計,使其在個別債券標的權重上與前者有部分差異。
不過,兩者所涵蓋的範圍相近,美國公債皆占四成以上,且就到期殖利率、存續期間、波動率、追蹤誤差等面向觀之,差異也有限,類型上皆屬中期債券。
進一步來看,BND、AGG都有0.03%的低費用率、超過千億美元的資產規模、和日均成交百萬股的流動性優勢。因此,無論選擇哪一檔,投資人都可藉其來全面地參與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市場,並作為抗震投資組合中的核心債券配置。
ETF |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 |
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 |
股號 |
BND.US |
AGG.US |
追蹤指數 |
Bloomberg U.S. Aggregate Float |
Bloomberg U.S. Aggregate Bond Index |
總費用率 |
0.03% |
0.03% |
配息頻率 |
月 |
月 |
規模(億美元) |
1,280 |
1,249 |
近三月日均量(萬股) |
659 |
861 |
股價(美元) |
73.82 |
99.46 |
成立日期 |
2007/04/03 |
2003/09/22 |
資料來源:Vanguard、iShares統計至2025/04/05
表:BND、AGG特性比較
項目 |
到期殖利率 |
持債平均到期時間 |
平均有效存續期間 |
平均標準差 |
BND |
4.6% |
8.3年 |
5.9年 |
7.58% |
AGG |
4.4% |
8.1年 |
5.8年 |
7.65% |
註:平均標準差以近三年計算
資料來源:Vanguard、iShares
表:債券名詞解釋
到期殖利率 |
持債平均到期時間 |
平均有效存續期間 |
平均標準差 |
從買入債券持有至到期日,期間的年化投資報酬率。 |
是基金中債券平均到期需要的時間。該指標反映的是基金的利率風險敏感度。債券到期時間越長,代表對利率變動越敏感、波動性也越高。 |
此指標通常用來估算當市場利率發生1%的變動時,債券價格的預期變動幅度。若一債券的存續期間是5.9年,那麼若市場利率上升1%,債券價格約會下跌5.9%。債券的存續期間愈長,對利率變化的反應就愈強。 |
標準差是衡量投資報酬率的波動程度,數值越大,表示過去基金表現的波動越大,代表風險越高。 |
表:BND年化淨值報酬與追蹤指數年化報酬比較
期間 |
近1年 |
近3年 |
近5年 |
近10年 |
成立以來 |
BND年化淨值報酬 |
4.93% |
0.53% |
-0.37% |
1.45% |
3.02% |
追蹤指數年化報酬 |
4.87% |
0.56% |
-0.36% |
1.49% |
3.08% |
資料來源:Vanguard 統計至2025/03/31
表:AGG年化淨值報酬與標的指數年化報酬比較
期間 |
近1年 |
近3年 |
近5年 |
近10年 |
成立以來 |
AGG年化淨值報酬 |
4.96% |
0.53% |
-0.40% |
1.42% |
3.09% |
追蹤指數年化報酬 |
4.88% |
0.52% |
-0.40% |
1.46% |
3.21% |
資料來源:iShares 統計至2025/03/31
表:持債評等占比
BND |
AGG |
美國政府:68.43% AAA:3.26% AA:3.15% A:11.97% BBB:13.21% B:0.00% CCC或以下:0.00% |
AAA:2.74% AA:72.92% A:11.65% BBB:12.20% 現金或衍生性商品:0.50% |
資料來源:Vanguard、iShares
表:持債類型占比
BND |
AGG |
公債:48.09% 政府不動產抵押貸款:19.79% 工業:14.70% 金融:8.78% 海外:3.37% 公用事業:2.51% 商業性不動產抵押貸款:1.61% 其他:0.60% 資產抵押:0.54% |
公債:45.12% 不動產抵押債券:24.65% 工業:14.18% 金融:8.15% 公用事業:2.37% 商業性不動產抵押貸款:1.44% 主權國家:1.00% 超國家組織:0.90% 當地政府:0.64% 政府機構:0.58% 現金或衍生性商品:0.50% 資產抵押債券:0.48% |
資料來源:Vanguard、iShares
表:持債類型占比
BND |
AGG |
1~5年:44.16% 5~10年:35.10% 25年以上:7.25% 15~20年:5.79% 20~25年:4.30% 10~15年:3.03% 1年以下:0.35% |
7~10年:25.18% 3~5年:20.15% 5~7年:12.31% 2~3年:11.83% 1~2年:10.98% 20年以上:10.54% 15~20年:5.38% 10~15年:2.24% 0~1年:0.89% 現金或衍生性金融商品:0.5% |
資料來源:Vanguard、iSh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