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到50歲都愛輝達?揭曉不同世代第一檔美股都買什麼!

20歲到50歲都愛輝達?揭曉不同世代第一檔美股都買什麼!

美國股市因流動性強、成長性高,已是台灣投資人布局海外資產的重要選項。惟對於新手來說,站在投資起點,望向數千檔美股標的時,第一筆該買什麼,反而成了最難回答的問題。那麼,不妨先一窺其他人的選擇:不同年齡層的投資人,在踏出美股投資第一步時,各自買了哪些標的?這不僅反映了各世代的風險偏好與投資目標,也揭示了美股市場的熱門標的與趨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美股投資人的入門股榜單,並嘗試理解買進這些標的背後的投資小心思,說不定能幫你找到投資靈感!

表:各年齡層第一檔買進熱門美股

20~30

31~40

41~50

51歲以上

輝達

NVDA.US

輝達

NVDA.US

輝達

NVDA.US

輝達

NVDA.US

特斯拉

TSLA.US

特斯拉

TSLA.US

特斯拉

TSLA.US

特斯拉

TSLA.US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VT.US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

VOO.US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VT.US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

VOO.US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

VOO.US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VT.US

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

VOO.US

超微

AMD.US

Vanguard整體市場ETF

VTI.US

蘋果

AAPL.US

Invesco納斯達克100指數ETF

QQQ.US

SPDR標普500指數ETF

SPY.US

蘋果

AAPL.US

Vanguard整體市場ETF

VTI.US

蘋果

AAPL.US

蘋果

AAPL.US

超微

AMD.US

英特爾

INTC.US

美超微

SMCI.US

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VT.US

Invesco納斯達克100 ETF

QQQM.US

Invesco納斯達克100指數ETF

QQQ.US

英特爾

INTC.US

Invesco納斯達克100指數ETF

QQQ.US

英特爾

INTC.US

SPDR標普500指數ETF

SPY.US

Vanguard整體市場ETF

VTI.US

Vanguard整體市場ETF

VTI.US

SPDR標普500指數ETF

SPY.US

超微

AMD.US

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

TLT.US

波克夏B

BRK.B.US

資料來源:玉山證券顧客近一年開戶買進之第一檔美股

 

最多人買的是哪一檔?

輝達和特斯拉是所有年齡層一致選擇的前兩名,顯示這兩檔成長型股票在美股市場的超高人氣。輝達憑藉人工智慧熱潮,成為科技股的領頭羊,股價自2022起井噴數倍,幾度晉身全球市值最大企業。特斯拉則有電動車與新能源題材,加上創辦人伊隆馬斯克鮮明的個人風格與對科技的前瞻願景,讓特斯拉成為全球投資人趨之若鶩的標的之一。

ETF方面,VTVOOVTIVanguard系列、SPYQQQETF頻繁出現在各年齡層榜單上,頗受歡迎,顯示投資人對低成本、分散風險的指數型產品也有高度需求。

 

20-30歲、31-40歲:穩健?成長?我全都要!

年輕至壯年世代族群偏好成長型股票,相關標的高波動性與高報酬潛力反映其較高的風險偏好與追求資本利得的目標。同時,他們也青睞VTVOOVTIQQQMSPYETF,注重用較低門檻、可穩健投入的方式參與美國市場。

 

41-50歲、51歲以上:積極中不忘守成

41-50歲投資人同樣偏好輝達、特斯拉與蘋果等美國七巨頭,同時,由股神華倫巴菲特所職掌的波克夏海瑟威也進入榜中。波克夏海瑟威以多角化穩健經營聞名,市值長期列於全球前十名中,對於認同價值投資的股民來說,波克夏海瑟威是理想的代表。

該年齡層在ETF的選擇上也不脫追蹤美股龍頭企業乃至整體美國股市的ETF,但iShares 20+年期美國公債ETFTLT)首度出現在此一年齡層首檔買進的熱門美股標的中,顯現其對於固定收益資產的重視。

 

結語:雲服務寬廣萬里 不敵股民眼前所見

在美股科技七巨頭中,台灣投資人最常買進的並非微軟、亞馬遜、谷歌或Meta等四大雲端供應商,而是蘋果、輝達與特斯拉,這樣的現象或許反映出了「有感度」對投資決策的重大影響。

iPhone等產品在台灣的普及度極高,投資人對蘋果品牌高度熟悉;輝達在人工智慧熱潮中成為話題焦點,其GPU技術與生成式AI的直接連結,讓投資人能想像未來的成長藍圖;而特斯拉不僅因電動車題材受到關注,創辦人伊隆馬斯克更憑藉高話題性頻頻登上新聞版面,帶動市場討論熱度。

相比之下,微軟、亞馬遜、谷歌或Meta貴為全球市值前段班企業,具高度成長潛力,但產品多偏雲端和廣告等「形無實、無聲色」的軟體服務,不若一台智慧型手機、一輛電動車可以撼動人心。綜觀而言,熟悉、易懂、有題材的個股似乎更容易成為投資人的「美股入門首選」。

20~30

3

相關商品

投資大富翁挑戰,抽星宇東京雙人
美股e指存
sizeshare
siz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