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要跌一波? 美國9月魔咒是否再現 該趁時撤退還是逆勢進場?

總要跌一波? 美國9月魔咒是否再現 該趁時撤退還是逆勢進場?

每當來到9月,美股波動加劇、買氣明顯降溫,「9月魔咒」氛圍瀰漫,投資人態度轉趨謹慎。如今,在經歷川普關稅衝擊與指數反彈創高後,上半年衝鋒陷陣的美國散戶,接下來還會持續義無反顧地投入市場嗎? 還是會如歷史所示,在9月暫時退場觀望? 而當多數人選擇觀望之際,是否也正是逢低布局的機會? 本文即帶你一窺當前美國散戶的最新動向,結合歷史數據與現況變化,協助你找出其中的策略轉機。

 

文章目錄,點選你想看的段落:

今年上半年散戶火力強勁 影響力結構提升

散戶參與的季節性低潮 9月仍是變數

看多比例驟降 散戶動能降溫中?

散戶退潮? 美股會上演9月魔咒?

9月魔咒:股市走弱的六大潛在原因

回檔視為機會 散戶逢低承接成為新常態 9月魔咒弱化中?

把握低點進場機會 透過這個方式簡便且快速!

玉山證券美股複委託有什麼活動優惠?

 

今年上半年散戶火力強勁 影響力結構提升

20254月美國宣布關稅後,儘管市場震盪加劇,卻反而吸引散戶大舉進場,並在S&P 500的反彈行情中扮演了關鍵角色。Nasdaq統計,2025年上半年,美國散戶累計買進約3.4兆美元股票,同期賣出約3.2兆美元,總交易規模超過6.6兆美元。這樣龐大的成交金額,不僅凸顯出散戶對股市流動性與波動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事實上,過去十年,美國散戶參與市場的結構性轉變更加明顯。光是短短2020~2022年間,美國市場即新增了約3,000萬名開戶者;而截至2021年底,SEC報告統計,散戶在整體股票交易量中的占比已接近25%,高於2020年的20%,也遠高於前十年的10%15%,顯示散戶已從邊緣角色成為市場的重要推手。

 

散戶參與的季節性低潮 9月仍是變數

惟可留意的是,儘管散戶買盤強勁,但根據歷史模式,這種動能可能會將在未來數月出現放緩。根據Citadel Securities2017年以來的數據顯示,散戶在6月與7月的交易活動通常最為熱絡,但進入 8 月後買盤會明顯降溫,而 9 月則常是全年散戶參與度的低谷。

 

 

看多比例驟降 散戶動能降溫中?

根據AAII(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在2025813日當周的調查結果,僅有29.9%的受訪者看多市場,24.0%採中立態度,而高達46.2%表示看空,呈現出明顯的悲觀情緒。這與7月底的40.3%看多比例相比,出現顯著下滑,也低於過去平均37.62%的看多水準。

另外,從2022年至20258月期間的股票資產配置比例變化來看。到了20258月,該比例回升至68%,顯示散戶風險承受意願回升,股票配置比重已接近長期平均水準,但是,這也表示了,散戶動能在短期內對市場的推動力可能趨緩。

 

 

散戶退潮 美股上演9月魔咒?

美國散戶在每年9月經常表現出較為悲觀的情緒,這段期間也常與市場走弱有關。據統計,美股S&P 500指數自1928年以來的月平均報酬率,其中9月的表現特別引人注意。與其他大多數月份報酬表現比較,9月是平均報酬為負且顯著低迷的月份,平均跌幅約落在1%左右,成為歷史上報酬最差的一個月。這種現象常被稱為「9月魔咒」,長年被投資人視為季節性風險。

 

除此之外,從歷史數據來看,VIX指數在每年的走勢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規律。年初至第1季,VIX指數維持在相對高檔,顯示市場波動偏高;進入春季至夏季,波動性逐步收斂,並在7月降至全年低點。然而,8月起,VIX指數明顯回升,9~10月更進一步攀升至全年高峰,呼應「9月魔咒」及秋季市場震盪頻繁的現象。

 

 

9月魔咒:股市走弱的六大潛在原因

雖然「9月魔咒」並非每年必然發生,但長期統計顯示9月確實是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之一。綜合市場主流看法,其背後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機構與基金的季末調整
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大型機構往往在季末進行投資組合再平衡,若股市在前一季上漲,股票比重過高,就會在9月拋售回到目標水位。同時,許多基金公司會在9月底結算會計年度,出清表現不佳的持股,與再平衡效應疊加,進一步放大賣壓。

二、投資人稅務與獲利了結
隨著財政年度接近尾聲,不少投資人會採行「稅損收割」(tax-loss harvesting),賣出虧損標的來抵減獲利;企業也常在第3季財報前夕進行資產調整或獲利了結以美化數據,這些操作都增加了市場壓力。

三、政策與債市壓力
9
月也是美國政府財政年度結束的關鍵時點,常伴隨預算談判、舉債上限爭議甚至政府關門風險,加上聯準會往往在此時檢視貨幣政策,若市場憂慮升息或緊縮措施,就會更傾向減碼股票。同時,9月債券發行量大增,吸引資金流出股市,也可能進一步壓抑股市。

四、暑假結束後的市場調整
6~8
月通常是交易淡季,成交量與波動度偏低。等到9月假期結束,交易員與投資人回到市場,會開始調整部位,形成短期拋售壓力。而這波行動甚至常延續到10月,使秋季成為全年最不穩定的時段。

五、消費行為的轉折
隨著暑假結束,家庭支出回到日常,旅遊與零售的高峰消退,零售商進入淡季,企業營收放緩,市場將在此時點反映這一趨勢。

六、心理作用
9
月行情不佳的既定印象,往往也會成為自我實現的因素。當投資人普遍預期9月會走弱時,便可能進行拋售,反而加劇了市場下跌的壓力。

 

回檔視為機會 散戶逢低承接成為新常態 9月魔咒弱化中?

雖然歷史數據顯示9月確實較常出現市場疲弱,但並非鐵律。有些年份的9月漲勢甚至相對強勁,挑戰了「魔咒」的說法。而隨著全球市場高度聯動、演算法交易普及,單純的季節性效應影響力正逐漸減弱。

值得留意的是,愈來愈多散戶將回檔視為進場機會而非風險,其逢低買進的操作方式有可能在9月上演,形成市場上的穩定力量。研調機構觀察,以2025年初為例,儘管S&P 500指數在8月下跌3%,但 Vanguard的散戶中有高達97%的投資人持股未動,淨買方與賣方人數比達 41

另一方面,當市場劇烈波動時,年輕世代散戶投資人的應對策略更為積極。根據 eToro 2025 5 月所進行的調查,有高達 61% 的散戶表示自己是「逢低買進者」(dip-buyers),其中多數人會等到市場下跌 18% 以上時才會進場。而在世代差異方面,Z 世代與千禧世代的反應尤其明顯。調查顯示,91% Z 世代與 87% 的千禧世代投資人會在市場波動升高時調整自身策略,反映出年輕投資人對市場情緒變化的敏感度更高,也可能成為市場短期反彈的潛在推手。

綜觀來看,9月之所以常被視為股市的「魔咒」,並沒有單一科學解釋。事實上,地緣政治、企業獲利與展望往往對市場波動有更直接的影響。「9月魔咒」固然值得投資人留意,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心理與資金流動機制,避免將其當作唯一的操作依據。。

 

「定期定額+單筆加碼」組合技 加速渡過股市陣痛期

在面對市場情緒較易波動的時期,投資人若一味試圖預測高低點,往往更容易受困於短線漲跌起伏,進而影響布局判斷。與其擔憂是否會再次遇上「9月魔咒」,更實際的策略,是建立能穿越波動、維持紀律的投資機制。此時,定期定額不僅能協助投資人避免情緒操作,還有助於在長期中拉平成本、累積資產。

被稱作「懶人投資法」的定期定額,乍聽之下或許不起眼,實際上卻是聰明的長期策略——它不因短期波動而胡亂買賣,反而可穩步累積資產,透過時間和分散來提升獲利的機會。

採用定期定額投資,隨著投資期間拉長,不僅虧損的幅度與機率會逐漸降低,獲利的機會也明顯提升。這是因為,當市場低迷時,能以較低成本買進更多單位,等到市場反彈,這些低價累積的部位反而成為報酬率提升的關鍵。

值得留意的是,在市場大跌期間,除了持續執行定期定額外,還可以搭配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機制:若累積報酬率跌破特定門檻時,就額外單筆加碼一次相同金額。雖然這樣會增加總投入金額,但同時也能在相對低點累積更多資產,有效加速資產成長。

舉例來說,若從2006年起每月月底定期定額投入美股,會發現累積報酬率在2008年年中金融海嘯期間轉為負值,直到2010年初才首度轉正。然而,如果在累積報酬率下跌至-10%的情境下(可自行設定其他門檻)時進行單筆加碼,不僅可提升累積報酬率,回正的時間也能較僅定期定額提前數月,投資效率大幅提高。(註:2008年金融海嘯起因為次級房貸泡沫破裂,引爆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潮,S&P 500指數2008~2009年波段跌幅一度逾五成,是近20年來最大股災)

表:自2006年開始定期定額,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累積報酬率下跌至一定程度時單筆加碼有助累積報酬表現轉佳。在不同累積報酬情境下進行單筆加碼會有不同的效果。

項目

情境一

情境二

情境三

情境四

情境五

進行單筆加碼的時機

累積報酬率

<-10%

累積報酬率

<-15%

累積報酬率

<-20%

累積報酬率

<-25%

累積報酬率

<-30%

累積報酬率變化

較僅定期定額提早8.23個月回到正報酬

較僅定期定額提早8.16個月回到正報酬

較僅定期定額提早7.36個月回到正報酬

較僅定期定額提早5.6個月回到正報酬

較僅定期定額提早5.36個月回到正報酬

註:僅為模擬,不代表實際情形。定期定額試算自2006年起,假設每月月底投入一固定金額,以S&P 500報酬指數為假想標的計算

 

 

把握低點進場機會 透過這個方式簡便且快速!

了解了定期定額的優勢,你也打算來嘗試,玉山證券為此提供了相應的服務。想要使用玉山證券美股定期定額的服務很簡單,投資人只要於「美股e指存」平台完成約定,玉山證券將會固定於投資人指定交易日(510152025日)以固定金額(最低美金100元,無上限金額)幫顧客進行委託買進固定金額的標的。

玉山證券美股定期定額特色

手續費負擔低

  • 單筆交易額667美元以上,手續費為交易額的0.18%
  • 單筆交易額介於150~666美元,每筆固定手續費0.3美元
  • 單筆交易額小於149美元,手續費為交易額的0.2%

零存整股好管理

  • 美股定期定額帳戶買入的庫存,可併入一般複委託帳戶庫存,與一般庫存一同賣出,無需等待帳戶間的轉換時間

客製化通知設定便捷

  • 用戶可自行設定存股成交、未成交、約定金額與購買力相關提醒等之客製化通知

一鍵快速查詢多元標的

  • 提供各式投資選擇,並有回測功能,助你了解標的表現

 

 

玉山證券美股複委託交易有什麼優惠?

從操作便利、資金安全,到行政稅務支援,再搭配愈來愈親民的手續費優惠,複委託成功消除了過去投資海外的重重障礙,逐漸成為台灣投資人參與國際市場的首要方式。選擇複委託,不僅僅只是跟上趨勢,更是為自己的資產開啟更多增值的可能性——現在開戶的新戶,只要在以下時間內完成任務,即可獲得手續費回饋金:

開戶30內限定任務

任務說明

任務獎勵

完成首筆海外交易 ※含美股e指存

贈複委託手續費回饋金各市場各新台幣$100

開戶90內限定任務

任務說明

任務獎勵

美股累積交易滿3筆 ※不含美股e指存

贈複委託電子手續費回饋金新台幣$100

 

相關商品

款項借貸
美股e指存
sizeshare
siz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