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擎發動 美國無人機急速升空!哪些無人機概念股和ETF最受矚目?

政策引擎發動 美國無人機急速升空!哪些無人機概念股和ETF最受矚目?

隨著技術演進,無人機在前線偵察、精準打擊、基礎設施巡檢與緊急救援等情境下扮演重要角色,迅速成為多域作戰與邊境安保的核心工具。而美國為了把產能與關鍵技術留在國內,近年透過國防授權法、行政命令與多項計畫同步推動無人機國產化,並增強反無人機能力與空域治理,使得美國無人機產業成為近年高話題性的投資主題。本文將概覽美國無人機產業現況,點出數家市場討論度最高的無人機代表企業,並簡介無人機相關ETF,協助投資人掌握無人機不同的布局選擇。

 

<延伸閱讀:制海、制空成戰力核心 美國國防大單將如何重塑軍工產業>

<延伸閱讀:美國國防預算飆升 從先進戰機到核動力航母 哪些軍工股與ETF最熱門?

 

文章目錄,點選你想看的段落:

軍用無人機如何嶄露頭角?

政策力拱 讓美國無人機再次偉大

五大美國軍用無人機發展趨勢

美國軍用無人機概念股有哪些?

無人機ETF又有哪些?

 

無人機如何嶄露頭角?

近年來,尤其在烏俄戰爭的驗證下,無人機展現出高度的任務效益。它能在高風險環境執行監視、偵察與精準打擊,並以長航時的多光譜感知,如雷達、電戰訊號等,以提供即時情報,縮短指揮決策循環、強化目標鎖定與打擊效率。

憑藉前述優勢,無人機得以強化甚至替代部分傳統載人平台,成為電子作戰的核心節點,另外,其起降與維護門檻、單次任務成本具有彈性,又可透過蜂群部署方式可進一步提升存活性與任務覆蓋度,有助達到「看得更早、打得更準、成本更低」的作戰效果。

值得留意的是,各國軍備現代化與國防預算提升、精簡採購流程、優先國產化等政策,讓無人機需求更確定、導入更加快速;同時,基礎設施巡檢、救災、邊境與海域監控等應用場景也擴大了無人機產業的規模與研發動能。

因此,雖然無人機仍存在部署可靠性與技術整合等挑戰,但在效能提升、技術進展與政策推動的驅動下,無人機已成為現代作戰與邊境防務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

資料來源:AeroVironment

 

 

政策力拱 讓美國無人機再次偉大

美國以一籃子政策強化「美國國產無人機優先」,無疑是提振產業信心及發展的關鍵措施:美國政府搬出美國國防授權法以及美國安全無人機法案對外國無人機設置新門檻且提供補助給美國製造商。另也透過行政命令〈Unleashing American Drone Dominance〉、〈Restoring American Airspace Sovereignty〉鞏固美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鬆綁無人機相關規範,要求聯邦機構優先採購美製無人機、簡化採購流程,並成立跨部會小組,統籌恢復空域主導的政策與執行。

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持續加速落實「Replicator 計畫」,採購數千架低成本、具自主能力的無人機,藉此提升美國無人機本土製造與供應鏈產能,同時也就採購方面建構方針,加速購案時程並擴大預算,促使各軍種快速部署國產平台。

有了政策明確性與預算擴充作為後盾,美國無人機產業的募資活動明顯升溫:無人機製造新創公司Firestorm LabsA輪融資4,700萬美元,將用於生產無人機的行動工廠技術。美國軍工新創公司Anduril在最新一輪募資中融資25億美元,公司估值達305億美元,創近年國防新創產業新紀錄。無人機製造商AIRO Group HoldingsAIRO)今年年中於那斯達克掛牌上市,募資逾6,000萬美元。

從早期創投、成長期募資到公開上市的案例皆顯示出了現時市場資金對無人機與自主防衛科技供應鏈規模化前景的大力支持。而據研調機構統計,美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自2018年起一路成長,2024年規模約137.5億美元,之後增速明顯加快;到2030年預估可達281.6億美元,2025~2030年複合年成長率約12.9%

 

五大美國軍用無人機發展趨勢

近年來,美國在軍用無人機領域出現結構性轉變:從供應鏈本土化、低成本可耗損平台的量產化,到人機協同與跨域整合的戰術應用,再到針對小型無人機的反制能力提升,這些變革相互牽引,重塑未來無人機產業的樣貌。

一、供應鏈安全與本土製造

由於過去大量小型無人機依賴外國供應,使得美國政府開始推動本土製造,以確保無人機關鍵零組件能獨立生產。國防創新委員會(Defense Innovation Board2025年〈A Pathway to Scaling Unmanned Weapon Systems〉報告強調,若缺乏可靠的國內產能,美軍將在大規模衝突中面臨部署受限的風險。

二、低成本可耗損與群體作戰

美國國防部近年大力推動「Replicator 計畫」,目標是建立能快速量產、價格低廉、適合成群出擊的無人機部隊。根據國防創新委員會(Defense Innovation Board)前述報告建議,這類無人系統能在衝突中以數量壓制敵方,並降低單一平台被擊落的風險。這反映出美國對無人機「數量優勢」與「分散式作戰」的重視。

三、人機協同與自主作戰

無人機的未來趨勢不僅僅是可以遠端操控,無人機還可能會被賦予更多的決策與任務執行能力。美國空軍正在推動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CCA)計畫,讓無人機能與載人戰機協同作戰。這樣的模式結合了人工智慧與自主飛行技術,使無人機可以獨立執行部分任務,或與操作人員分工合作,提升整體作戰效率。

四、多領域整合

美國國會與國防部報告皆強調多領域整合是未來無人系統實用價值能否擴大的關鍵。無人系統要能與地面、海上、乃至太空與聯合指揮控制網路整合,無人機所收集的情資要能即時提供給不同域的作戰單元,並能在聯合作戰計畫中扮演感測節點,並延伸火力。

五、反無人機能力

隨著小型無人機廣泛出現在戰場,美國政府同樣強調「反無人機」(Counter-UAS)的重要性。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報告即指出,國防部需要加快投資於偵測、干擾與摧毀小型無人機的能力,特別是對於Groups1-3類別(微型至小型無人機)的防禦。

 

表:美國國防部無人機分類及對應的無人機機種

資料來源:Office of th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Joint Air Operations, Joint Publication 3-30, Washington, DC, July 25, 2019, p. III-31.

 

 

美國軍用無人機概念股有哪些?

市場討論度近年最集中的是 AeroVironmentAVAV)、KratosKTOS)、Red CatRCAT)等。AVAV屬無人系統的高純度標的,其以彈簧刀徘徊彈藥系統走紅,是美國國防部「Replicator計畫」首批公開點名的無人機武器。

KTOS發展未來作戰的協同戰術無人機,著重技術前沿與中長期市場,同時量產現役訓練評測所需的靶機,以提供較穩定訂單能見度。RCAT小型無人機被美國軍隊列入短程偵查需求之一,又RCAT與大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的合作更使其市場能見度增加。

除以上公司之外,還可有多家專注於無人機系統、零組件、感測器技術等供應商,包括AIRO GroupAIRO)、Unusual MachinesUMAC)、Ondas HoldingsONDS)、Teledyne TechnologiesTDY)、EOS Defense SystemsEOS)等。

AIRO走航太自主系統平台路線,近年營運成長由無人機業務驅動。Unusual Machines定位為美國本土無人機關鍵上游零組件供應商。Ondas Holdings主打遠端自主飛行平台與反無人機攔截。TDY提供熱成像與紅外感測器。EOS Defense Systems則以遙控武器站與反無人機系統切入市場需求。

國防軍工承包商如Lockheed MartinLMT)、RTX CorporationRTX)、The Boeing CompanyBA)、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NOC)等也都有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產品線,雖相對有限,但仍可作為產業參考。

 

 

無人機ETF又有哪些?

近年的無人機投資熱度高,但供應鏈規模仍偏小,多數無人機上市企業的市值與流動性難與傳統軍工巨頭相比,因此,從主要國防軍工ETF的持股結構來看,其核心成分股仍以通用、雷神、波音等產業龍頭企業居多,不過,在完整持股名單中還是可見到AVAVKTOS,意味著投入相關ETF,依然可以搭上無人機產業成長契機。

而若希望更聚焦無人機概念標的,市場上其實也有數檔ETF或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例如SPDR S&P Aerospace & Defense ETFXAR)以及主動式的ARK Space Exploration & Innovation ETFARKX)。這些ETF前三大持股即有AVAVKTOS,整體配置更傾向新興航太科技、衛星應用與自主系統等具高成長潛力的企業,能在掌握防衛題材的同時,更多地反映無人機產業鏈的發展趨勢。

相關商品

款項借貸
美股e指存
sizeshare
sizeshare